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时间 | 大事 |
5月5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5月7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
5月19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决议抵制日货办法 |
6月5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
![]() |
![]() |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简史》 |
![]() |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
![]() 百团大战 |
中国军民的抗战有力地阻止了日军“北进”的阴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军队在亚太战场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阻止了日军“南进”的战略企图,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积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的协调,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大国的地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摘编自周新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与历史启示》 |
![]() |
长沙党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上海党小组代表::李达、陈汉俊 济南党小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党小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武汉党小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憎 广州党小组代表:陈公博 旅日党小组代表:周佛海 |
![]() 图B |
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 |
![]() |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国内生产总值 | 由1978年的3679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0万亿元。 |
对外贸易 | 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
![]() 图A |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图B |
关于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福泽谕吉说:日清战争,使大日本帝国受到尊重。日本有作品记载:日清战争、连战皆捷,军人万岁。家有女儿的父母,都希望找一个军人作女婿。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
人物 | 观点 | 引文出处 | |
观点 | 毛泽东 |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
观点 | 章开沅 |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
![]() |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貌古之遗也。可称日“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圜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
![]() |
![]() |
![]() |
图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 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 图C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
——摘编自张留文《渭南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与启示》 |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 | ||
步入 近代 |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 |
变 革 |
经济工业化 | (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
政治民主化 |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 |
思想科学化 |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
社会生活的 变化 |
(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 | |
历史感悟 | (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
dyczlsyjl
2024-02-24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