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
“红船精神”从嘉兴南湖开起,带领着这个年轻的政党改变城市、祖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格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 ——摘编自戚红蕾《读懂“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
![]() |
![]() |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一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的出现。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思想和干部条件已经具备,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简史》 |
![]() |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
![]() |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张泽南《我看新文化运动》 |
时间 | 事件 |
5月4日 | 北京3000多名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警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
5月7日起 |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
6月5日 | 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接学生的爱国斗争 |
6月6日起 | 上海罢工、罢市规模扩大,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
6月28日 |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控诉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
![]()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招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觉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
![]() 百团大战 |
中国军民的抗战有力地阻止了日军“北进”的阴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军队在亚太战场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阻止了日军“南进”的战略企图,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战场。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积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的协调,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大国的地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摘编自周新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与历史启示》 |
![]() |
很多在华外国人认为辛亥革命对中国带来了希望。美国传教士布朗指出:“尽管新生的中华民国困难重重,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无论中国的转型之路如何前行,方向却是毋庸置疑的。生机勃勃的进步势力必然会战胜顽固的保守势力,现代政治理念必然会取代传统政治理念。 ——摘编自张德明《外国人笔下的辛亥革命》 |
![]() |
从1937年起,广大知识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奔赴延安,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的子弟,也有地主资本家的儿女;有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家、医生、军官、教师等,但更多的是青年学生。他们接受了革命教育后,有的留在边区,绝大多数奔赴各个抗日根据地。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图A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 图B |
类别年份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个体企业 | 外资或中外合资 |
1978年 | 56.2 | 43.7 | 几乎为0 | 几乎为0 |
1984年 | 45.4 | 37.2 | 10.6 | 6.8 |
1990年 | 37.6 | 31.7 | 14.9 | 15.8 |
1996年 | 35.5 | 28.1% | 17.9 | 18.5 |
时间 | 大事 |
5月5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5月7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
5月19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决议抵制日货办法 |
6月5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
![]() 湖北军政府成立 |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由此产生的不同历史现象的交叉,开始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最后三十年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dnp@dyw.com
2021-11-12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