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928. (2023•爱知中学•八上期末) 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使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灾难和战火的洗礼,不屈的中国人浴火重生,走上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指敬”让出了沈阳城!
——(1931年)东北民间小调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图A中“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有何意义?图B事件有什么重要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抗战时期两次重要战役,结合所学分析这两次战役有何特点?两次战役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有何共同作用?材料二中的报告出自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的哪一重要会议,此会议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材料三中①②反映事件与③反映事件之间有何关系?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结合所学,分析我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共享时间:2024-03-24 难度:5
[考点]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武汉、长沙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答案]
(1)事件:九一八事变。事件:西安事变。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战役: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特点: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台儿庄战役作战区域比较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共同作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会议、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3)关系:图①和图②反映的美苏在中国抗击日军,加速了图③日本投降的进程。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4)意义:铭记历史,缅怀英烈;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解析]
1)事件:根据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可得出是指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A中“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反映的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影响:根据图B信息“北平、宛平、卢沟桥”可知是指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战役:根据材料二图C涉及的关键词“娘子关、八路军进攻方向、八路军进攻日军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百团大战;根据材料二图D涉及的关键词“台儿庄、中国军队第五战区驻地”等可知是指台儿庄战役。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台儿庄战役作战区域比较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共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会议、意义:根据材料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报告出自1945年中共召开的七大,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关系:根据材料三“美国“飞虎队”到华对日作战”和“苏联红军在哈尔滨”可知反映的是美国援华空军和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加速了图“日本向中国投降”的进程。
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4)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为了人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故答案为:
1)事件:九一八事变。
事件: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战役: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
特点: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台儿庄战役作战区域比较集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共同作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会议、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关系:图和图反映的美苏在中国抗击日军,加速了图日本投降的进程。
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4)意义:铭记历史,缅怀英烈;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武汉、长沙会战和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4866. (2023•蓝田县•八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余次 5.9万余人 1265处
——摘编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它以极为深重的民族苦难这种特殊方式磨砺了中华民族在百年积弱中日趋萎靡的精神,用血与火重塑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实现了浴火重生。
——摘编自刘亚洲《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哪次战斗?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共享时间:2023-02-03 难度:4 相似度:1.35
103492. (2024•长安区•八上二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的含义。
材料二:“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发表的背景。
材料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指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由国共两党主导。正面战场在较长的历史时间,特别是在战略防御阶段起着主战场的作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具体来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粉碎敌人“扫荡”和封锁而领导组织的重要战役及其主要指挥者。
材料四: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哪些重大的国内意义?
共享时间:2024-12-29 难度:5 相似度:1.2
104224. (2021•高陵区•八上二月)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战争的开始】
材料一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一?二八事变
1932年 东北三省沦陷
1933年 热河省沦陷
1934年 察哈尔省沦陷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6年 进犯绥远
1937年 卢沟桥事变
1931~1937年日本侵华时间表
从1930~1934年,蒋对中共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从1930年12月19日到1933年4月29日,均告失败……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正在组织第五次“围剿”,战事开始于该年(1934年)10月,共有70万人参加。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日本能如此顺利地侵占半个中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华民族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残暴的统治】
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摘编自《松花江上》德优题库
(2)从《松花江上》的歌词中你获得了什么感受?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史实?你对此有何认识?
【中国的抗争】
材料三: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摘编自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德优题库
(3)图A所示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图B是哪一战役的一幕?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权的家书体现的精神内涵。
【抗战的胜利】
材料四: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其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李向军、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德优题库
(4)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有何历史意义?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1-12-17 难度:3 相似度:1.07
108205. (2023•碑林区•八上期末)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抗战序幕】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1)材料一图A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
【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摘编自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并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上海一隅之抵抗”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敌后战场】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实行减租减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并取得重大胜利有何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
【抗战胜利】
材料四(抗战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4)依据材料四,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共享时间:2023-02-07 难度:5 相似度:1.03
103083. (2023•长安区•八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沧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缩减)……日昨(昨天),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蒋介石)竟唆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熟忍出此!……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
——《张、杨(张学良、杨虎城)对时局宣声》(1936.12.12)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的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材料三:“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由于当前抗战还存在严重的弱点,……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5)(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共这一宣言发布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坚持的战略是什么?坚持走的抗战路线(即:依靠的力量)又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2-12 难度:4 相似度:0.9
29793. (2022•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1)图A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图B“残迹”记录的侵华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C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2)材料二图片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烧死日本这匹野牛”的思想是什么?用抗战期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5-24 难度:5 相似度:0.8
19200. (2015•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材料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
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1)从材料一地图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并评价李鸿章的言论。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有何反应?
(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形势,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共享时间:2015-07-16 难度:4 相似度:0.62
18738. (2018•宁化县第五中学•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8-06-21 难度:4 相似度:0.53
28857. (2023•高新一中•八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分析图B所示事件的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C 张学良和杨虎城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2)图C所示历史人物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历史上“侵略与抗争”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2-26 难度:3 相似度:0.53
102366. (2021•长安区•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名称 地点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广大群众)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强学会 北京
农学会 广州
励学斋 西安
南学会 长沙
(1)材料一表格中的四个学会成立于什么事件发生后?上述学会的救国主张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你用所学史实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章士钊的观点。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五名委员和另三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毛泽东
德优题库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
(2)材料二中,中共二大提出的最低革命纲领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中共七大召开后“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思想制高点”?请你用所学史实论证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材料三: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3)结合上述探究,围绕“中国梦”谈一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3-28 难度:3 相似度:0.53
108598. (2022•长安区•八上期末) 探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时期的足迹,你对这个政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诞生】
材料一:上世纪20年代的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这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求民族独立、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立社会历史发展的潮头,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使中国革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对此,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红船精神”的具体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材料二: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的第一个完备的章程,共6章29条,这6章分别是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与附则。——在“纪律”一章中,明确“党的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一切会议均取决于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
(3)结合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材料三:所谓国民革命,就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一致,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中国共产党鉴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之痛苦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为此,大会号召“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共三大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什么?中共三大召开对这一议题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国家】
材料四:中共七大总结了新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建党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作风和革命风格,规定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在党的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党内生活中,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摘编自八年级历史教参(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2-02-13 难度:4 相似度:0.45
102490. (2021•蓝田县•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以及保持中苏同盟战略态势的深层思考。这四个因素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摘编自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材料一图A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图C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图C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试列举出一位。众多专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谈谈你对“立国之战”的理解。
(3)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让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3-19 难度:4 相似度:0.45
31151. (2024•师大附中•六模) 历史上的无数经验证明,只要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维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奋勇向前。人民的支持和参与,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一场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寻力量之源】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同时也激起中国社会原有的和新生的多种政治力量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奋起反抗,进行救亡图存的英勇抗争……但由于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摘编自樊得智《近代不同政治力量拯救民族危亡的艰难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特点,总结这一时期近代化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
【伟大力量觉醒】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得很英勇,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形不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2)材料二图A所示刊物创办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掀起革命洪流】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德优题库 1938年春,毛泽东在撰写《论持久战》。书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3)指出该歌曲反映的运动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的背景。并用抗战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人民战争路线的?
【不负人民选择】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走出来的。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的背景下,7.7亿农村人口全面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邢丽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4)依据材料四,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活动探究你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5-20 难度:4 相似度:0.45
104077. (2022•西安市•八上二月)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历史。某校八年级(1)班以“民主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西方侵略】
材料一: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摘编自《田中奏折》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卷入其中,日本也不例外,经济受到了巨大打击,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加紧对外侵略。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材料一中日本“征服台湾”是通过哪一次战争实现的?这次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民族团结】
材料三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向全国发表了中共中央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布“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德优题库
(2)材料三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指的是什么?结合上图,说明“共赴国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四
看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 德优题库
(3)根据材料四,说明长沙会战胜利的重要意义。右边作战形势图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此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说说此次战役的意义。
【民族解放】
材料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的,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12-13 难度:4 相似度:0.45
30276. (2023•西安九十九中•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意识朦胧觉醒】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首先“睁眼看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变革,拉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帷幕,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醒来……
——摘自王亮《近代“民族觉醒”视域下的“家国情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受魏源思想的影响,此后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展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地位是怎样的(或重要作用)?
【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材料二:A组:在上海,梁启超任《时务报》主编;在天津,严复等主持《国闻报》,影响较大。B组: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创办《民报》。C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成为主要撰稿人。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请从材料二的A.B.C组材料中任选一组,结合所学分析,促使他们“思想觉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述其所开展的活动在思想层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民族意识觉醒升华】
材料三: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许多原来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思考,通过不同的途径,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个时期“民族意识觉醒升华”指的是什么(升华的表现是什么)?
【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材料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共享时间:2024-03-13 难度:4 相似度:0.45

lx@dyw.com

2024-03-24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5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