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798. (2023•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印记?依法治国】
材料一 商鞅、韩非子和其他法家学者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农业和军队。法家学者采取各种方法让人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在军队中服役,同时降低人们成为商人、手工业者、学者、教育家、哲学家、诗人或者艺术家的积极性,因为这些职业不能为国家带来直接的利益。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法家学者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什么?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体现了“采取各种方法让人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在军队中服役”?该时代出现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
【政治印记?制度留痕】
材料二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宗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图A
德优题库 
(2)图A中西周采取什么政治制度“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一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图B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该问题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人物印记?民族交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图D
(3)图C反映的是哪一人物进行的改革?依据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归纳此时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精神印记?高举旗帜】
材料四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4)依据材料四,概括弘扬中华文明的现实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2-28 难度:5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推恩令,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
(1)农业和军队;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百家争鸣”。(2)分封制;郡县制;地方威胁;颁布推恩令。(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中华文明是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呈现多元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坚守民族特色,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商鞅、韩非子和其他法家学者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农业和军队”可知,法家学者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是农业和军队。商鞅变法的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措施体现了“采取各种方法让人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在军队中服役”。该时代出现的思想学术繁荣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2)图A中西周采取分封制“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一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图B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地方威胁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解决该问题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图C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进行的改革。依据文字材料“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的主要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此时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依据材料四“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可知,弘扬中华文明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文明是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是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呈现多元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坚守民族特色,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等。
故答案为:
1)农业和军队;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百家争鸣”。
2)分封制;郡县制;地方威胁;颁布推恩令。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中华文明是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呈现多元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对外开放,坚守民族特色,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影响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推恩令   北魏孝文帝改革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8951. (2023•西安九十九中•七上期末) 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代贵族等级分为①②③④。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战国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秦朝的改革创新】
材料三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统一文字
德优题库
材料四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这一制度后形成的贵族等级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此事件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的权利?并指出图二统一之后的文字名称及其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地方长官是由谁任命的?这一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请谈你的感想(言之有理即可)。
共享时间:2024-03-23 难度:3 相似度:1
87749. (2022•莲湖区•七上期中)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写出百家争鸣中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4 相似度:0.83
18755. (2017•漳州双语实验学校•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这两位思想家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他们的相异之处是荀子(儒家)强调     ,韩非子强调严刑峻法。从西汉到清,历代的帝王对儒学的尊崇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僑家思想的     得到不断强化。
材料二: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萱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敏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选,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汉书》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笪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治国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②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思想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维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彰显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共享时间:2017-07-03 难度:3 相似度:0.67
18764. (2017•漳州双语实验学校•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旧唐书》
材料三   在康熙帝在位的六十一年中,凡遇国家庆典、战争及他巡幸所经之地,即行局部的或全国性的蠲免,而灾荒蠲免则是经常而无间断的。灾荒如水、旱、虫、霜雹、地震、火及风所造成的破坏,康熙帝即据灾情,给子蠲赋……康熙四十四年,据大学士统计,自康熙元年以来四十四年间,全国所免钱粮总数共九千合万两。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A处是    郡。从秦朝建立到民国8年相隔了   年。中国秦汉所熔铸的坚实“整体”是指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其依据是什么?
②依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灾荒免”的特点和原因。
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
共享时间:2017-07-01 难度:4 相似度:0.67
88005. (2021•临潼区•七上期中) 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被其弟子集中记录在哪一著作中?历史上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称为什么?
共享时间:2021-11-11 难度:2 相似度:0.67
28671. (2017•西工大附中•六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自王公以下,爰及众庶,计所垦田稼穑顷亩……各纳所在,为立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上曰:“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
--《旧唐书》材料三   在康熙帝在位的六十一年中,凡遇国家庆典、战争及他巡幸所经之地,即行局部的或全国性的蠲免,而灾荒蠲免则是经常而无间断的。灾荒如水、旱、虫、霜雹、地震、火及风所造成的破坏,康熙帝即据灾情,给子蠲赋……康熙四十四年,据大学士统计,自康熙元年以来四十四年间,全国所免钱粮总数共九千合万两。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A处是       郡。从秦朝建立到民国8年相隔了       年。中国秦汉所熔铸的坚实“整体”是指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戴胄建议唐太宗采取什么措施?其依据是什么?
②依据材料三,分析康熙帝“灾荒免”的特点和原因。
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
共享时间:2017-05-30 难度:3 相似度:0.5
28796. (2023•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        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图B是秦朝修建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工程        ,西汉时该工程向西延伸至西域境内,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管理西域。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究、鸟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2)指出材料二中西汉政府“派使臣联合西域”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
(3)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还知道哪项陕西境内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共享时间:2024-02-28 难度:3 相似度:0.5
28953. (2023•西安九十九中•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材料二: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混然无迹,良非偶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三: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人口迁移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结合所学,说明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
共享时间:2024-03-23 难度:4 相似度:0.42
102584. (2018•未央区•三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构由贵族政治转向       ,战国时       提出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秦国通过       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清朝时       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分别说明出现图三、图四现象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8-04-07 难度:5 相似度:0.37
29085. (2020•交大附中•五模) 简答题: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什么时期?汉初在地方上的制度是什么?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有何影响?
(2)宋太祖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是什么?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他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
(3)综上所述,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共享时间:2020-04-24 难度:5 相似度:0.34

mz@dyw.com

2024-02-28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解答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00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