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4684. (2022•陕西省•真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反对霸权 和平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扩张称霸】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逐步把目光转向海外,亚洲远东地区成为美国率先觊觎的目标……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
——摘编自粱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掠夺海外资源的目的和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扩张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材料二
二战以后,随着欧洲国家的迅速衰落……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
——摘编自黄少安《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回顾与总结》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并概括二战后美国实施霸权主义的特点。
【反对霸权】
材料三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摘自《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万隆精神”的内涵。
【合作共赢】
材料四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德优题库
(4)依据材料四,指出“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本质。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共享时间:2022-07-14 难度:3
[考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万隆会议,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掠夺海外资源的目的是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主要方式有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原料和市场;资本输出;扶植代理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一时期美国扩张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依据材料二“二战以后,随着欧洲国家的迅速衰落……美国打着推进世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旗号,通过控制世界经济,宣传其政治价值来建立以其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谋求和实现自身的霸权红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概括可知,二战后美国实施霸权主义的特点是政治上,推行冷战政策,干涉别国内政,发动“和平演变”,颠覆别国政权;经济上,通过控制世界经济,运用经济制裁手段,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战争,造成地区动荡,威胁世界安全;思想文化上,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其价值观;后果上,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依据材料三“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概括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内涵是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4)依据材料四可知,“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本质是扩张掠夺。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决不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故答案为:
(1)目的: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方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原料和市场;资本输出;扶植代理人。(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危害: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特点:政治上,推行冷战政策,干涉别国内政,发动“和平演变”,颠覆别国政权;经济上,通过控制世界经济,运用经济制裁手段,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战争,造成地区动荡,威胁世界安全;思想文化上,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其价值观;后果上,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内涵: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4)本质:扩张掠夺。作用: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决不干涉别国内政;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掠夺海外资源的目的和方式以及这一时期美国扩张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实施霸权主义的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万隆精神”的内涵、“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本质、中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应发挥的作用等知识。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8377. (2023•师大附中•八下期末)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召开和参加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中国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A、B所示会议和谈话有何意义?
材料二:……(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摘自《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万隆精神”的内涵。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党的二十大报告(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观点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30 难度:3 相似度:1.07
103956. (2023•长安三中•八下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前身,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1950年开始,人民海军先后购进美、英、日等超龄舰船48艘。1958年,从苏联购买了战舰、雷达等并获得制造特许权。通过“转让制造”顺利过渡到仿制改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海军加速武器装备的研制进程,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1世纪,海军装备建设坚持自主创新,有重点、有选择地升级改造。
——摘编自纪海涛《人民海军装备建设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经验启示》材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材料三:
德优题库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立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海军装备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辽宁舰”于哪一年交接入列?
(2)根据材料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影响。
(3)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根据材料三,简述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共享时间:2023-06-30 难度:3 相似度:1.07
30696. (2022•汇知中学•八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17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材料二: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如果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甚至可能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一国两制”使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它保留了另一种制度。
——摘编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如图表。
德优题库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所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之中的“同”实质上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其中的“异”则指各国之间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如果只关注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则难免会矛盾重重;反之,只有“存大同、求小异”,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袁野《试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并简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保留了另一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为“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所做的努力。
(3)材料三图片中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哪一原则?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外交原则”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这一原则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共享时间:2022-07-21 难度:4 相似度:0.9
108782. (2023•临潼区•八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优题库 图1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图1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德优题库 图2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由于美国的唆使和破坏,一些与会国将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新中国,攻击和污蔑共产主义是“独裁”,是“新殖民主义”……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以其政治家、外交家的敏锐眼光和宽阔胸怀,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代表是来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摘编自杨晋辉《论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
①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期间,中缅双方一致同意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谈谈此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所起的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德优题库图3《乔的笑》(1971年)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②图3中《乔的笑》是哪项外交成就让乔冠华开怀大笑?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中国取得的其他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我们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3)当前我国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同中亚紧密团结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7-04 难度:5 相似度:0.8
104029. (2023•高陵区•八下二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955年,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面临西方国家的挑拨,周恩来随机应变,临时将原定的发言稿改作书面材料发给参会各国。在会议上,周恩来认真聆听了各国代表发言后,从容地走上讲坛进行补充发言:“……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发言得到了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摘编自《周恩来传》等
(1)指出图A所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周恩来的发言为什么能得到多数与会国代表的赞同。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初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形成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局面,使中国对外交往在不同层次都取得显著成就。……在形成立体化外交格局方面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摘编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外交的变革与成就》
?①概括图B所反映的史实。根据材料二,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形成的外交布局,并说出这种外交布局的作用。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②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6-21 难度:5 相似度:0.8
31841. (2018•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共享时间:2018-05-16 难度:5 相似度:0.73
102156. (2023•莲湖区•一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主革命结合实际】
材料一: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以及南昌起义后的一系列挫折和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楚地认识到,在农民占人民绝大多数的中国……要想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德优题库
——摘编自褚晓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思考(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创立的因素。分析“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的意义。
【外交风云砥砺前行】
材料二:周恩来把中国革命的根本经验引申到新中国的外交领域,提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他指出:“维护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政治上自主而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经济上自主而不依赖外援,这是我们决定外交政策、处理外交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所在。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能让步的。”
——摘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2)根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主张奉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奉行这一外交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列举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外交努力。
【英明决策国富民强】
材料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决定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德优题库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人民至上中国智慧】
材料四
 德优题库 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汲取到了哪些智慧?
共享时间:2023-03-11 难度:5 相似度:0.73
32022. (2016•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  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什么方针?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例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共享时间:2016-06-25 难度:5 相似度:0.73
29500. (2020•西工大附中•八模) 德优题库如图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典型表现,被称为       ,在此之后西方国家逐渐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其中       年的亚非国家召开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
共享时间:2020-06-08 难度:2 相似度:0.7
106735. (2024•碑林区•八下期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见图):
德优题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二:1971年,美国通讯社报道:“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材料二美国“最惨重的失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1972年3月6日,《时代周刊》封面上有一个大大的“友”字,左上角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握手照片,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
——《时代周刊》(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它表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4)依据材料指出,“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怎样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
共享时间:2024-07-01 难度:3 相似度:0.53
87810. (2022•高陵区•八上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资本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直至进驻北京,直接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还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资本主义列强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陈志平《中国革命史》(1)指出材料一中表格反映的历史现象(主题)。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原因。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德优题库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暴力反洋运动”产生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11-25 难度:3 相似度:0.53
103728. (2023•尊德中学•九上二月) 探究题: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但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太多挑战,人类要何去何从。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的新发明又有哪些?(举出任两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演进中呈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
【携手应对危机】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仍频繁,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蔓延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2)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根据材料二说说人类今天都面临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威胁?
【贡献中国智慧】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了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怎样做的?
共享时间:2023-12-25 难度:4 相似度:0.45
89242. (2016•蓝田县•八上期中) 请你阅读赵君同学从网上下载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赵君从网上下载的内容有:
①林则徐②《马关条约》③义和团运动④邓世昌⑤《南京条约》⑥《辛丑条约》⑦黄海海战⑧割香港岛给英国
(1)阅读分析后,请你将相关内容的代号分别填入相关的卷轴中。
德优题库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社会性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6-11-21 难度:4 相似度:0.45
89035. (2017•西北大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       ,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路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德优题库
材料四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赴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如图,请你为材料三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上述内容,分析影响一国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05-16 难度:4 相似度:0.45
31897. (2017•西电中学•八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对比材料一中的两幅地图,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特点。
(2)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指什么?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什么危机空前深重?
(4)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共享时间:2017-11-24 难度:4 相似度:0.45

czls2022

2022-07-14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466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