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解析]
解:(1)在 40℃时,取 A、B、C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并将温度降到 30℃,丙析出的固体最多,所以丙是A物质的溶液,乙是C物质的溶液,甲就是B物质的溶液;
(2)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要使其恰好饱和,采取的方法是:加入20gA物质或蒸发25g水;
(3)A、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 A、B、C三种物质,配制成 40℃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B<C,故A错误;
B、将 20℃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30℃,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析出晶体的是C,故B正确;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为降温结晶,故C错误;
D、0℃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A、B、C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大到小为C>B>A,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A;
(2)加入20gA物质或蒸发25g水;
(3)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