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
B | NaCl | Na2C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
C | CaCl2溶液 | HCl |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
D | KCl | MnO2 | 加入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
A.若②溶液变红,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
B.若只有③有气泡产生,则M可能为稀盐酸
C.若①有蓝色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
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A | B | C | D |
高温煅烧碳酸钙 |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CuO和Cu(OH)2至过量 | 向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 |
![]() |
![]() |
![]()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A | 未打磨的铝片 | 稀硫酸 |
B | Na2CO3和NaOH溶液 | 稀盐酸 |
C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BaCl2溶液 |
D | HCl和CuCl2溶液 | NaOH溶液 |
A.A
B.B
C.C
D.D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A | 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溶液 | 氯化铁溶液 |
B |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C | 氯化钙和氯化钡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D |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A.反应a能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
B.反应b会生成蓝色沉淀
C.向反应c后的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盐酸是否有剩余
D.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石灰石混合发生反应d,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方法 |
A | 铜粉 | 铁粉 | 磁铁吸引 |
B | 氯化亚铁溶液 | 氯化铜溶液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氧化铜 | 碳粉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A.CaO→Ca(OH)2
C.CaCO3→CaO
B.CaO→CaCO3
D.Ca(OH)2→CaCO3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HCl气体 | 通过NaOH溶液 |
B | CuO | 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C | KCl固体 | KClO3固体 | 加少量二氧化锰并加热 |
D | Al2(SO4)3溶液 | H2SO4溶液 | 加入足量Al2O3粉末后过滤 |
A.A
B.B
C.C
D.D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
B | 除去Fe粉中混有的少量CuO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 加入过量CaCO3固体,过滤 |
D | 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A.A
B.B
C.C
D.D
A.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
B.该实验是将氧化铝粉末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C.a点和b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
D.a点和b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目的 | 方法 | |
A | 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B | 除去CO2中的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
D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zc@dyw.com
2019-04-07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