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大量白烟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现象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硫 |
D | 加热铜片 | 黑色固体变红 |
A.镁条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C.氢气通入氧化铜中,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打开浓盐酸瓶塞,出现白雾
C.铁丝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
C.生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最后有黑色残渣
D.铝锅表面产生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A.加入NaOH固体前,石灰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入NaOH固体后,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D.实验后,将甲、乙试管中溶液倒一起,硝酸钾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A.装置①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可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
B.装置②中的饱和NaHCO3溶液换为饱和NaOH溶液也可用以除去CO2中HCl气体
C.③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说明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已经在装置②中反应完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⑤的瓶口,若复燃,则证明CO2收集满
A.干燥滤纸片不变色,说明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B.通入CO2后润湿的滤纸片由红色变紫色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钙难溶于水
D.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制备CO2
B.
干燥CO2
D.
验证CO2性质
A.甲中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B.乙中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A.固体X可能是NaOH,一定不是NH4NO3
B.由①到②的现象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锥形瓶中的Ca(OH)2溶液(不包括试管中的溶液),②③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D.锥形瓶中的Ca(OH)2溶液(不包括试管中的溶液),①②③都为各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ybw@dyw.com
2023-04-15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