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CaO→Ca(OH)2
C.CaCO3→CaO
B.CaO→CaCO3
D.Ca(OH)2→CaCO3
A.关闭K2,打开K1,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甲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关闭K1、K2,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乙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打开K2,丙中无明显现象
C.该实验说明可以利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盐中是否有CO32-
D.由该实验可知盐可以与某些酸和某些盐反应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木炭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
向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
A.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B.
将水通直流电
C.
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D.
用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A.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完全分解等质量的过氧化氢
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转化1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转化1和转化2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物质量比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D.图一和图二两个转化过程中,都伴随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A.进行甲实验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呈红色
B.图乙中d-m段发生反应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C.图乙中m~n段pH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碱性物质被酸消耗
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2CO3和NaCl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
C.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
D.可能含NaCl、Na2SO4
A.a点生成的沉淀物只有BaSO4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d点时溶液pH一定小于7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Mg2+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碳酸镁和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A.按照物质分类,碳酸钙属于盐
B.两步反应生成CO2总质量与煅烧程度无关
C.煅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
D.煅烧越充分则反应消耗的稀盐酸的量越少
A.0点时,溶液中共有2种离子
B.M点时,溶液pH<7
C.N点时,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P点时,溶液呈无色
dyczhxyn
2016-12-01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