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氧化钙到碳酸钙的转化
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为钢
D.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高炉炼铁,利用焦炭直接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
A.微粒观 | B.能量观 |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在不断运动的 ②体温计测体温时汞原子体积变大 ③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离子 |
①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③电解水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守恒观 | D.分类观 |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1g硫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③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
①硝酸钾和氯化钾都属于钾肥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属于置换反应 ③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A.A
B.B
C.C
D.D
A.守恒观 | B.微粒观 |
①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产生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和数量都不变 ③高炉炼铁中,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
①H2O和H2O2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②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③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
C.分类观 | D.能量观 |
①化石燃料、金属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②聚乙烯、橡胶、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 ③干冰、铁锈、过氧化氢都属于氧化物 |
①化学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③燃烧属于剧烈氧化,放热;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吸热 |
A.A
B.B
C.C
D.D
A.分类观 | B.能量观 |
①干冰和冰均为氧化物,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②百炼成钢、铁杵磨针均为化学变化 ③铁元素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缺铁易导致贫血 |
①燃烧反应都放热,缓慢氧化吸热 ②蓄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C.守恒观 | D.微粒观 |
①甲烷燃烧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都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可能不变 ③H2还原CuO的反应中,H2结合的氧原子数目一定等于CuO失去的氧原子数目 |
①化学反应中离子一定可以再分 ②H2O2、H2O、H2SO4均由分子构成 ③ ![]() ![]() |
A.A
B.B
C.C
D.D
A.惊蛰——雨水增多,酸性的雨为酸雨
B.立夏——气温升高,水中溶氧量降低
C.霜降——凝露成霜,露和霜是不同的物质
D.大寒——大雪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A.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冰和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B.冰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D.冰水转化是物理变化
A.守恒观:12gC与36gO2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O2
B.变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
D.结构观: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A.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
B.推理: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析: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归纳: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
A.微粒观:保持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镁原子
B.守恒观:4g氢气和36g氧气反应,生成40g水
C.变化观: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jp@dyw.com
2024-04-24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