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答案]
(1)a=c<b(或b>a=c);
(2)60;
(3)c;
(4)25;
(5)BC。
[解析]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c<b(或b>a=c);
(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即100g的水中能溶解20ga物质,则50g的水中能溶解10ga物质,因此t1℃时,将18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60g;
(3)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依然是饱和状态的溶液是c物质;
(4)t1℃时,把一杯b物质的溶液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再蒸发20g水,又析出5g晶体,说明第一次析出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第二次析出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则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
;
(5)A、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析出溶质,为低温下饱和如图,b的溶解度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a,而c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图,c降温前后的溶解度都是最小,故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最小;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故B正确;
C、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降温后a、b是饱和溶液,c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a=c<b(或b>a=c);
(2)60;
(3)c;
(4)25;
(5)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