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家里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B.废纸篓着火──用水浇灭──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电器着火──立即用湿棉被盖灭──隔绝空气
D.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水浇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D.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A.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右端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A.若滤液为无色溶液,则可以证明金属的活动性Mg>Cu>Ag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Cu(NO3)2
C.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金属离子
D.若加入镁的质量为2.4g,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2.4g
A.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向两份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粉和锌粉
C.
向硫酸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D.
CO2的溶解性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氧分子可以再分
B.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右端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A.
向一定量的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B.
等质量的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C.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
分别向等质量的大理石中滴加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A.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金
B.银饰的打制过程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
C.“强水”不可能是NaOH溶液
D.用铜、锡和FeCl2溶液,可验证铜、铁、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液体X | 稀硫酸 | 水 | 稀盐酸 | 水 | 水 |
固体Y | 碳酸钠 | 氯化钠 | 锌 | 硝酸铵 | 氢氧化钠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A.向b点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
C.m1=6.4,m2=28
D.bc段时溶液质量不变
dyczhxyn
2025-04-16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