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当Δt非常小时,v=表示质点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
B.加速度的定义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C.质点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理想化物理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D.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0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力学中的基本量包括力、质量、时间,他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N、kg、s
A.伽利略能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B.伽利略能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用时间与倾角无关”
C.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D.当时利用斜面做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伽利略认为当成立时,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可直接测量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C.伽利略用图乙小倾角的斜面做实验,是为了增大重力的效果,延长运动时间
D.伽利略把斜面运动的实验结论用逻辑推理推广到竖直情况,此法被称为“推理法”
A.甲图是实验现象,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通过上百次实验,伽利略得到: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落,小球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C.伽利略从实验得到结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D.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
A.当时采用斜面做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B.小球从同一倾角斜面的不同位置滚下,比值有较大差异
C.改变斜面倾角,发现对于每一个特定倾角的斜面,小球从不同位置滚下,比值保持不变
D.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合理外推至当斜面倾角为90°时,比值也将保持不变,因此可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A.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实验,可“冲淡”重力,便于测量时间
B.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
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A.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若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B.若斜面光滑,小球在右侧斜面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C.若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A.伽利略通过实验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比较精确的测量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
B.伽利略没有经过实验验证,就把“斜面实验”的结论外推到倾角90°是不合理的
C.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得到了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伽利略利用斜面冲淡重力,使运动时间变长,更容易测量
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
C.数学推理,实验检验
B.提出假设,实验检验
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
1 | 1 | 32 |
4 | 2 | 130 |
9 | 3 | 298 |
16 | 4 | 526 |
25 | 5 | 824 |
36 | 6 | 1192 |
49 | 7 | 1600 |
64 | 8 | 2104 |
A.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dygzwlyn
2022-11-27
高中物理 | 高一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