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B.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C.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
D.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都需要用染色剂进行染色
A.洋葱鳞片叶研磨后进行DNA的粗提取,并用二苯胺鉴定
B.洋葱绿色管状叶研磨后,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C.洋葱根尖经解离-染色-漂洗-制片处理后,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状态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上滴加不同浓度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A.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发生甲→乙的变化
C.细胞发生渗透吸水作用至丙状态后,短时间内该细胞会破裂
D.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A.本实验没有另外单独设置其他组别,但仍然遵循对照原则
B.本实验可以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C.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D.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A.细胞吸水直至涨破
C.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B.原生质层逐渐增厚
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C.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
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
A.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b<a<d
B.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
C.戊组质量不变的原因可能是细胞的原生质层已没有选择透过性
D.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A.成熟细胞的死活
B.能发生渗透作用
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小
D.原生质层的组成
A.第二次观察 (D) 和第一次观察 (B) 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 (F) 和第二次观察 (D) 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 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cGMP溶液(mmol•L-1) | 观察细胞数 | 分裂细胞数 | 染色体畸变细胞数 |
0 | 4019 | 283 | 70 |
20 | 4013 | 314 | 64 |
40 | 4017 | 467 | 50 |
60 | 4020 | 523 | 44 |
A.在显微镜视野中排列紧密呈长方形的细胞属于根尖分生区细胞
B.据表可知不同浓度cGMP溶液可抑制细胞分裂还可抑制染色体畸变
C.若每个根尖装片约统计600个细胞,这样每种cGMP浓度下应保证统计7个根尖装片以降低实验误差
D.剪取根尖2~3cm,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溶液 | 质量变化率 |
Ⅰ | +8% |
Ⅱ | +6% |
Ⅲ | -4% |
Ⅳ | 0 |
A.溶液Ⅰ的浓度大于溶液Ⅱ的浓度
B.溶液Ⅳ的浓度比溶液Ⅰ的浓度高
C.溶液Ⅲ的浓度最高
D.溶液Ⅱ浓度比溶液Ⅳ的浓度低
A.b点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升高
B.a点时,加入同种酶,反应速率会明显升高
C.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酶量
D.若在b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则反应速率会升高
dygzswyn
2023-02-04
高中生物 | 高一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