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中华秋沙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C.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更多
D.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环境引发生物发生适应性变异
A.三北防护林抵抗力稳定性低
B.常绿阔叶林物种丰富度较低
C.三北防护林垂直分层现象更复杂
D.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更大
A.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B.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将无法恢复
C.火灾过后,澳大利亚受灾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原来增强
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A.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
B.保护生物多样性即禁止开发和利用
C.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D.退耕还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B.适当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物种更多样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
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
A.在生态系统中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C.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较荒漠生态系统差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自我调节能力无关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不起作用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
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
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发展阶段 | 植物种类(种) | 细菌多样性指数(ACE) | 土壤中氮含量(g/kg) |
初级阶段 | 11 | 3694.97 | 0.04 |
发育阶段 | 12 | 3939.91 | 0.05 |
成熟阶段 | 18 | 3853.56 | 0.06 |
A.植物种类越多,土壤中的含氮量一定越多
B.该批植物发展阶段越靠后,植物个体的发育情况就越好
C.调查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就必须调查成熟阶段进行观察
D.随着灌木丛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A.恢复沙化土地的负反馈调节才能重塑其自我调节能力
B.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要恢复沙化土地的稳定性,需投入相应的物质和能量
D.植树造林时最好种植多种树种,且要能适应当地环境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
D.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量方法
dygzswyn
2023-02-07
高中生物 | 高二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