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人物 | 李鸿章 | 孙中山 | 张謇 |
事迹 | |||
背景 | |||
结果 | 失败 | 失败 |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
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井冈山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新民主主义篇》 |
![]() |
![]()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柯伟林 |
![]()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子崇尚身体健美,着装体现人体自然曲线。这种提倡个性解放,追求自由、民主、自然的思想解放潮流,冲击着传统的审美观念。人们对时尚服饰的态度,或多或少反映出新旧观念的冲突。 ——摘编自李长莉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
![]()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推动新式教育发展。 |
![]() |
![]() |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
![]() |
![]() |
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
时间 | 大事 |
5月5日 |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
5月7日 |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
5月19日 |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决议抵制日货办法 |
6月5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
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 | ||
步入 近代 |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 |
变 革 |
经济工业化 | (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
政治民主化 |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 |
思想科学化 |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
社会生活的 变化 |
(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 | |
历史感悟 | (6)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
![]() |
由于早期工业化以抵御外辱为最初动机,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事力量便成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政府从1865年开始大规模创办军事工业,到1890年共开办军事工业21家。 ……中国的工业化不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工场手 工业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和经济制度逐渐展开的,洋务运动中产生的新式工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引进西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乃至资金和组合方式而开办的。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 |
![]() |
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20世纪)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改革使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构成了加快改革步伐的体制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 ——摘编自余习广、李良栋《大潮新起:邓小平南巡前前后后》 |
gxj@dyw.com
2022-02-13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