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必找德优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首页 > 试卷详情
德优网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初中历史考试期末七年级下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命题人:dyczlszl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 (本题2分)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观察如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
德优题库?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 (本题2分) 如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舟楫千里”文化展的篇目。此次文化展围绕的主体是(  )
一、一河千载通南北
二、货通南北利四方
三、千艘并进万夫牵
四、神工当惊世界殊
五、因河而兴文化盛
?
A.都江堰
B.赵州桥
C.郑国渠
D.大运河
3. (本题2分) 在唐代,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寺雁塔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这些活动的出现得益于隋朝开创的(  )
A.学在官府
B.科举制度
C.殿试制度
D.八股取士
4. (本题2分) 以下史料共同说明唐朝(  )
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武则天:劝农桑,薄赋徭;广言路;杜谗口。
唐玄宗: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5. (本题2分) 日本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6. (本题2分)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藩镇割据
7. (本题2分) 德优题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图是思想、理论与观念的产物,用好地图,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历史。如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后周时期) D.北宋辽西夏并立时期
8. (本题2分) 宋太祖公开宣称:“宰相当用读书人。”宋太宗继位仅两个月,在科举考试中就一次性录取近六百人,还大规模重建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亲赐名为“崇文院”。这体现出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外重内轻
C.君弱臣强
D.重文轻武
9.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矛盾的加剧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0. (本题2分) 谚语是人们千百年来经验与认识的结晶。下列谚语体现了宋代经济重心变化的是(  )

A.“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B.“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C.“苏湖熟,天下足”

D.“文选烂,秀才半”

11. (本题2分) 如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
德优题库
A.唐朝
B.元朝
C.隋朝
D.宋朝
12. (本题2分) 宋元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化消费也日渐发展,曲艺、戏曲等通俗文学因此成长起来。下列作品中适应了通俗文学成长趋势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窦娥冤》
D.《资治通鉴》
13.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所示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宋代蹴鞠纹青铜镜。宋代时期蹴鞠活动盛行的原因是(  )?
A.城市的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尚武轻文政策的推行 D.南宋的偏安
14. (本题2分) 北宋东京城在中国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甲、乙两人结伴游玩东京城,要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如表),应该去(  )
甲:我想看杂技表演。
乙:我既想看杂剧,还想吃东京特色小吃。
?
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市舶司
15. (本题2分) 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
D.元曲的流行
16. (本题2分) 追溯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科技研究的初心就是探索未知,追逐真理,造福人类。沈括曾记载某科技发明“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该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中医
17. (本题2分) 如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德优题库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18. (本题2分)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下列农作物中,促进了明清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是(  )
A.水稻、向日葵 B.玉米、甘薯
C.马铃薯、粟 D.花生、水稻
19. (本题2分) 建筑见证历史,凝视现在。蒲壮所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代抗倭海防城堡建筑,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卫所遗址。该建筑是为了防卫(  )
A.日本倭寇
B.女真
C.鞑靼骑兵
D.占城
20. (本题2分) 《郑成功庙联》写道:“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这里所说的“外夷”是(  )
A.葡萄牙
B.俄国
C.日本
D.荷兰
21. (本题2分) 德优题库如图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2. (本题2分) 《潜书》记载,陕西有民谣曰:“挨肩膊,等闯王。闯王来,三年不上粮。”《国榷》记载,京城被攻克前有“家家一缸水,门前迎闯王”的民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23. (本题2分)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清朝(  )
时间 事件 作用
1684年 设置台湾府 巩固了东南海防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A.巩固皇权的军事手段

B.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

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24. (本题2分) 《檐曝杂记》记载:“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此处的“大臣”应该就职于(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军机处 D.内阁
25. (本题2分) 如图为《同光十三绝》,是晚清画师沈容圃绘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工笔写生戏画像,该画中所展现的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扬名京城的13位著名演员。此图反映的中国传统“国粹”艺术是(  )
德优题库?
A.秦腔
B.徽剧
C.昆曲
D.京剧
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0分)
26. (本题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元朝形势图
德优题库?图B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图A中的①处是元朝的都城——       (地名);元朝在行政区划与管理上实行        (制度),这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图B是郑和于1405-1433 年率船队        (数字)次下西洋路线图;他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地点)和红海沿岸。
材料二:清朝最初实行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颁布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这一政策的利弊。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古代对外政策中得到的启示。
27. (本题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了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①材料二图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海外贸易具备的条件。
材料三:
德优题库?《盛世滋生图》(局部)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摘编自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列举出明清时期两个有名的“商帮”。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28. (本题18分)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建筑之美】
材料一
德优题库?明长城示意图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
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看那一身身一身身绿军装
——《长城长》歌词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长城东西两侧的起止点。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长城的象征寓意。
【节日之礼】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2)材料二这首诗反映了宋朝哪些节日习俗?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
【文学之韵】
材料三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一小说作家的线索提示:
线索一:他是清代的一位小说作家。
线索二:他出身贵族世家,但雍正时他家被抄,走向败落。
线索三:他写过有名的小说,该小说原名《石头记》。
(3)依据材料三中的线索提示,写出这位小说作家的名字。你如何评价《石头记》这部小说?
(4)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卷,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卷添加到白板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相似题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可见权限
会员看题 会员看题和答案
试卷下载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卷卷型
1111
试卷难度
试卷来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组卷付费
试卷名称
调用试卷名称
试卷来源
唐老师
试卷形式
全选 卷主 序号 卷型 难度 年份 省市区 题源 金币 操作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8 选择题 2018年 陕西 真题 2币 查看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卷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
平行组卷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操作
  • 1
  • 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2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3
  •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 查看
  • 4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 查看
  • 5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
  • 查看
  • 6
  •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7
  •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 查看
  • 8
  •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 查看
  • 9
  •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 查看
  • 10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 查看
  • 11
  •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 查看
  • 12
  • 宋词和元曲,
  • 查看
  • 13
  • 宋代的社会生活,
  • 查看
  • 14
  • 瓦子,
  • 查看
  • 15
  •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 查看
  • 16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查看
  • 17
  • 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
  • 查看
  • 18
  • 明清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19
  • 戚继光抗倭,
  • 查看
  • 20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查看
  • 21
  • 天工开物,
  • 查看
  • 22
  • 明末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 查看
  • 23
  • 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 查看
  • 24
  • 军机处,
  • 查看
  • 25
  • 明清的艺术成就,
  • 查看
  • 26
  • 行省制度,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 查看
  • 27
  •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明清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28
  • 宋代的社会生活,四大名著,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 查看
细目重组明细
2023-202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的细目表
  • 题号
  • 考点
  • 选题
  • 1
  • 隋朝的建立,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查看
  • 2
  • 隋朝大运河,
  • 查看
  • 3
  • 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 查看
  • 4
  •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 查看
  • 5
  •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
  • 查看
  • 6
  •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 查看
  • 7
  •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 查看
  • 8
  •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 查看
  • 9
  • 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 查看
  • 10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 查看
  • 11
  •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 查看
  • 12
  • 宋词和元曲,
  • 查看
  • 13
  • 宋代的社会生活,
  • 查看
  • 14
  • 瓦子,
  • 查看
  • 15
  •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 查看
  • 16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查看
  • 17
  • 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
  • 查看
  • 18
  • 明清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19
  • 戚继光抗倭,
  • 查看
  • 20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查看
  • 21
  • 天工开物,
  • 查看
  • 22
  • 明末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 查看
  • 23
  • 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 查看
  • 24
  • 军机处,
  • 查看
  • 25
  • 明清的艺术成就,
  • 查看
  • 26
  • 行省制度,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
  • 查看
  • 27
  •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明清经济的发展,
  • 查看
  • 28
  • 宋代的社会生活,四大名著,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 查看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选择考点
存放类型
已选考点

平行组卷卷生成中,请等待

组卷异常提醒
温馨提示
试题篮存在未完成组卷,请前往组卷页面-组卷管理,点击“完成组卷”后,方可修改或添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