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
1.
(本题2分)
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
2.
(本题2分)
《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法者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B.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
|
C.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
|
D.有效解决了社会矛盾
|
3.
(本题2分)
“古代印度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结构,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都非常明确。”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宣扬忍耐顺从
|
B.社会流行独尊安拉
|
C.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
D.立法遏制贵族权力
|
4.
(本题2分)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取消公民参政的财产资格限制,向全体公民开放所有公职,并通过抽签选任,这一措施( )
A.建立了津贴制度
|
B.废除了奴隶制度
|
C.扩大了公民权利
|
D.确立了贵族统治
|
5.
(本题2分)
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版图的扩张,整个地中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希腊语成为了官方语言,人们接受希腊化的生活。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造成了被征服地区的灾难
B.掠夺了东方地区无数的财富
C.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6.
(本题2分)
公元2世纪时,它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了它的“内湖”,统治进入黄金时期。它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
B.罗马共和国
|
C.罗马帝国
|
D.拜占庭帝国
|
7.
(本题2分)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有( )
8.
(本题2分)
基督教是世界重要的宗教之一。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以耶稣为“救世主”
②获得了法兰克王国统治者的支持
③诞生于欧洲地区
④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它确定为国教
9.
(本题2分)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的三个国家的雏形是( )
A.德意志、法兰西、英格兰
|
B.法兰西、英格兰、意大利
|
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
D.德意志、法兰西、希腊
|
10.
(本题2分)
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
B.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
C.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
D.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
11.
(本题2分)
“人民起义为查士丁尼敲响警钟。他不得不实行一些改革以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为总结古罗马的统治经验,特成立罗马法编纂委员会。”材料说明查士丁尼编是法典的目的是( )
A.实行民主政治需要
|
B.为欧洲民法奠定基础
|
C.推行封君封臣制度
|
D.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
|
12.
(本题2分)
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13.
(本题2分)
8到10世纪,阿拉伯进行了一场约200年的翻译运动,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波斯、印度的文学、史学、天文学著作被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一活动( )
A.推动了阿拉伯帝国建立
|
B.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
C.让古罗马文化领先世界
|
D.有利于伊斯兰教产生
|
14.
(本题2分)
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西欧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是( )
A.资本主义农场
|
B.庄园经济
|
C.自耕农经济
|
D.租地农场
|
15.
(本题2分)
“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封建行会的发展
|
B.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
C.自然经济的发达
|
D.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
16.
(本题2分)
14世纪开始,欧洲的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宣扬悲观厌世观念的“神”转移到人类自身上,历史学家称为“人的发现”。这表明( )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
B.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
C.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
D.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
17.
(本题2分)
下列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葡萄牙造船技术的进步
|
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
C.葡萄牙航海技术的提升
|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
18.
(本题2分)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曾到过印度古里。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
19.
(本题2分)
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
20.
(本题2分)
1214年,“无地王”约翰危害到了英格兰贵族集团的利益,贵族便联合起来,强迫约翰在1215年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 )
A.“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
B.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
|
C.英格兰贵族实力的强大
|
D.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
21.
(本题2分)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家的立法机构是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国会也可弹劾总统。由此可见,该宪法的设计原则是( )
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中央集权
D.地方分权
22.
(本题2分)
如图呈现的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的场景。这一事件的爆发( )
A.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三级会议的召开
C.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导致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23.
(本题2分)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经过改进后,“珍妮机”能从开始的一次性纺出8根纱线提高到80根。这说明“珍妮机”的出现( )
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B.推动机器制造业的出现
|
C.宣告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
D.大大降低了纱线的质量
|
24.
(本题2分)
它仅存在短短的几十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
B.巴黎公社革命
|
C.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
D.雅各宾派专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