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1.
(本题2分)
14-16世纪,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准备条件的两件大事是(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新航路的开辟
③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④文艺复兴运动。
2.
(本题2分)
如果把“避免革命的改革”、“美国内战”、“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燃烧全球的战火”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
|
B.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
C.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
D.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
3.
(本题2分)
《共产党宣言》之所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
A.由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B.确立了无产阶级必须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方针
C.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张
D.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
(本题2分)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5.
(本题2分)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为苏联工业化实现奠定基础
6.
(本题2分)
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
B.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
C.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
D.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
7.
(本题2分)
历史学习要求结论要从史实中得出.下列各项结论与史实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
B |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
C |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
D |
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8.
(本题2分)
著名诗人惠特曼1865年写过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在诗中说“我们艰苦的航程已经终结,这只船渡过了一切风险,我们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在望,我听见钟声在响,人们都在欢呼”这里获得胜利是指( )
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
C.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D.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10.
(本题2分)
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这样评价英国:“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建立了大工厂制度和自由贸易制度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11.
(本题2分)
如图的示意图说明,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的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失业人数迅速下降,这说明( )
A.建立法西斯专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好办法
B.德国纳粹党疯狂屠杀失业者,使之人数大为减少
C.希特勒瞒报失业人数,进行欺骗宣传
D.建立法西斯专政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
12.
(本题2分)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 )
A.解决了国内的经济困难,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
C.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经济危机
13.
(本题2分)
某学生在历史课堂笔记中整理出如下知识提纲:这表明该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赫鲁晓夫改革
|
D.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14.
(本题2分)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④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15.
(本题2分)
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奴隶的原因是( )
A.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B.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意解放奴隶
C.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D.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16.
(本题2分)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产生的共同背景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反对专制统治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抗击外国殖民者。
17.
(本题2分)
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起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 )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利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8.
(本题2分)
如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俄国农奴制废除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
C.新经济政策实施
|
D.斯大林模式推动
|
19.
(本题2分)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D.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
20.
(本题2分)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21.
(本题2分)
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2.
(本题2分)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23.
(本题2分)
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有这样几句话:“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破解了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哥白尼的日心说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4.
(本题2分)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段话评价的是法国启蒙运动
②“社会契约”的提出者还提出了在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实际指的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
④“对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受到其思想的巨大影响。
25.
(本题2分)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促进了非洲经济空前发展
C.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力量
D.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6.
(本题2分)
有学者认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整个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整体的历史。”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
②人治到法治、臣民到公民的转变
③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斗争。
27.
(本题2分)
《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传统思想顽强地对抗者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28.
(本题2分)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基督教产生
|
B.文艺复兴发生
|
C.新航路开辟
|
D.启蒙运动兴起
|
29.
(本题2分)
毛泽东曾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于一战后的国际格局,你的理解是( )
①华盛顿会议构建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重新瓜分和支配
③“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
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消除诸多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30.
(本题2分)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引发力量并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范围、涵盖的领域更广泛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