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952. (2023•西安九十九中•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请写出图一部分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和图二字母所代表的地点:A:       ;C:       ;E:       ;F:       。请写出图三中A是        国,图中B处发生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        
材料二 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2)材料二体现了统治者具有什么相同的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空格处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西域管理,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共享时间:2024-03-23 难度:4
[考点]
文景之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
[答案]
(1)齐国;秦国;南海;东海;魏国;赤壁之战。(2)思想:以农为本(农本思想);景象:文景之治。(3)起点:长安;终点:大秦(古罗马);机构:西域都护;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解析]
1)填空:根据图一“战国七雄方位图”和所学可知,齐国; 秦国;根据图二“秦朝的疆域四至”和所学可知,清朝的疆域,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东到东海。故南海;东海;根据图三“三国鼎立”和所学可知,图三中A魏国;图中B处发生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战役是赤壁之战。
2)思想:根据材料二“农,天下之大本也。”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和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统治者以农为本(农本思想)的思想;景象:结合所学可知,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3)起止点:根据材料三“丝绸之路”和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大秦(古罗马);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西域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故答案为:
1)齐国;秦国;南海;东海;魏国;赤壁之战。
2)思想:以农为本(农本思想);景象:文景之治。
3)起点:长安;终点:大秦(古罗马);机构:西域都护;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文景之治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1324.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西汉文帝和景帝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他们治理社会的措施有哪些?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何作用?
共享时间:2021-02-18 难度:1 相似度:1.25
28796. (2023•铁一中学•七上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        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图B是秦朝修建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工程        ,西汉时该工程向西延伸至西域境内,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管理西域。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究、鸟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2)指出材料二中西汉政府“派使臣联合西域”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
(3)世界文化遗产是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你还知道哪项陕西境内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共享时间:2024-02-28 难度:3 相似度:0.58
102169. (2023•蓝田县•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汉代海上航路的起点处①是        (地名);图B宋代海外贸易图中的②处        (地名)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清朝实行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材料二 郑和西航(1405-1433年),共七次,并且越过了赤道。郑和能够进行如此大规模,原因有以下数点:宋元以来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大为发展,海外地理知识日渐丰富;明朝经济经过洪武年间的恢复和发展,为海外航行创造了物质条件;明太祖时国家初建,明成祖时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2)依据材料二,归纳郑和成功远航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海陆交通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3-11 难度:4 相似度:0.5

he3@dyw.com

2024-03-23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解答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2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