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答案]
(1)李冰;221;长城;西域都护。(2)目的: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历史意义:沟通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物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特点:丝绸之路最初是以军事外交为主,后来成为经济文化交往之路;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3)遗产: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依附于遗产本身而存在的,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也就随之丧失;任何重建、仿造或者复制的东西,都不具备原有的普遍价值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工作非常重要。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A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图B是秦朝修建的抵御匈奴的军事工程长城,西汉时该工程向西延伸至西域境内,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2)目的: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可知目的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一条大国之道”可知沟通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物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特点: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可知丝绸之路最初是以军事外交为主,后来成为经济文化交往之路;根据材料二“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可知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3)遗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西境内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历史文化遗产。
价值:根据上述材料涉及的历史文化遗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依附于遗产本身而存在的,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也就随之丧失;任何重建、仿造或者复制的东西,都不具备原有的普遍价值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工作非常重要。
故答案为:
(1)李冰;221;长城;西域都护。
(2)目的: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
历史意义:沟通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促进了物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特点:丝绸之路最初是以军事外交为主,后来成为经济文化交往之路;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3)遗产: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历史文化遗产。
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依附于遗产本身而存在的,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也就随之丧失;任何重建、仿造或者复制的东西,都不具备原有的普遍价值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一工作非常重要。
[点评]
本题考查了"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属于"典型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