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626. (2019•师大附中•仿真)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在2015年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说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德优题库
(1)为古老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贡献的是谁?
(2)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里?
(3)“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对抗的产物。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请你从经济或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共享时间:2019-05-31 难度:5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杜鲁门主义,苏联解体,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历史文化常识,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2)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被运往欧洲,这条东西方陆上的交通要道,历史上称为“丝绸之路”。
3)“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故答案为:
1)张骞。
2)欧洲。
3)世界贸易组织。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5)“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杜鲁门主义   苏联解体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8692. (2019•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在2015年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说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1)为古老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贡献的是谁?
(2)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里?
(3)“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对抗的产物。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5)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请你从经济或文化角度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圆梦的重大意义
共享时间:2019-06-21 难度:4 相似度:1.6
28994. (2018•高新三中•三模)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些问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 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材料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字《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材料三: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 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共享时间:2018-03-28 难度:1 相似度:1.2
22599. (2020•西工大附中•七上期末)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赋予了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植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原。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2)观察《丝绸之路》路线图。丝绸之路出发地:       。途中经过A:       B:       两个关口,翻越葱岭等地,最后到达: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共享时间:2021-02-26 难度:4 相似度:1.2
18719.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此后,德国历史学家阿尔巴特•郝尔曼又将丝绸之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两宋年间,由于游牧民族盘踞西北地区导致陆上丝路中断,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维基百科
材料三:

材料四:“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将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
﹣﹣《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西汉在公元前60年于西域地区设置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东汉时期     受命出使西域,驱逐匈奴,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的贯通有利于     
(2)选做题: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的原因有哪些?
②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条件。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3 相似度:0.7
18712. (2018•永春三中•模拟)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一战风云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

(1)材料一中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概括一战后欧洲“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化为乌有”的表现。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从美国和苏联的角度,分析“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原因。
材料二:二战遗祸
1946年到1948年,东京审判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对日本错误国策以及战争罪行的总清算并向全世界宣告,策划、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但这次审判充满了各种矛盾和斗争,而且最终的判决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至1950年,美国就提前释放了关押的日本战犯。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充满矛盾并未得到很好执行”的原因。
材料三:和平合作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3)从欧共体的建立到欧盟成立,反映了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发展反思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的复杂效应进一步显现引发世界各国对全球化的新一轮反思热潮。
(4)对材料四中“复杂效应”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共享时间:2018-07-13 难度:5 相似度:0.69
29018. (2018•师大附中•七模)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一战风云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概括一战后欧洲“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化为乌有”的表现。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从美国和苏联的角度,分析“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原因。
材料二:二战遗祸
1946年到1948年,东京审判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对日本错误国策以及战争罪行的总清算并向全世界宣告,策划、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但这次审判充满了各种矛盾和斗争,而且最终的判决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至1950年,美国就提前释放了关押的日本战犯。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充满矛盾并未得到很好执行”的原因。
材料三:和平合作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3)从欧共体的建立到欧盟成立,反映了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发展反思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的复杂效应进一步显现引发世界各国对全球化的新一轮反思热潮。
(4)对材料四中“复杂效应”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共享时间:2018-05-28 难度:5 相似度:0.69
18544. (2018•陕西省•真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体化的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折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头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夜,罗斯福和季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一体化与中国】
材料三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一体化新动态】
材料四   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出席宴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

(1)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是何史实?按照B的表述方式,对C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3)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欧洲推行的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图文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共享时间:2018-07-06 难度:5 相似度:0.62
19199. (2015•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朝代
内容
          项目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 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经过的A处是     (地名).出使西域,并为开通这条道路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唐朝时,政府在这条商路上设置     (机构),为道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②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条件。
共享时间:2015-07-16 难度:4 相似度:0.53
28662. (2018•师大附中•四模)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整个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感到惊叹。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还。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发展起来。
--摘自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修建于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水利工程的建成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2)选做题: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方。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现实价值?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享时间:2018-04-28 难度:3 相似度:0.53
26171. (2024•师大附中•二模)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驱动世界发展的全球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初建联系】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图A  麦哲伦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有一个海峡。我对此深信不疑……请给我一支舰队,我将告诉你们海峡在哪,并且我要从东到西环绕整个地球一周。
人们歌颂麦哲伦的历史功勋在于他的环航成功,为欧洲殖民主义者所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开拓了新的领域,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加速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程。所以麦哲伦是有功于人类历史的人物。这个命题本身便包含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是殖民主义就有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区别,怎么能够要求被侵略者也在人类这一称号之下去歌颂殖民主义侵略者有功呢?
——严中平《论麦哲伦》(1)依据图A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条件。并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利弊共存】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而工业的高速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从而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列强去加强殖民扩张,因之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2)依据材料二图B,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组织的形成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机遇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事记(节选)
1969年 互联网诞生,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0年 两德统一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技术的进步相互作用,使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发展,给予发展中国家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和其他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将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3)依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中国方案】
材料四  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西方国家及其民众将自身面临的问题归结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一时间逆全球化声音甚嚣尘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愈演愈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同时,突破了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旧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利益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合作共赢方向发展,开辟了经济全球化新境界,这无疑得益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人民日报》2019.01.17)(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难题。并分析中国的解决方案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贡献。
共享时间:2024-04-08 难度:3 相似度:0.53
22661. (2016•爱知中学•七上期末) 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回答“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是在哪一事件后。并写出材料一中描述“新皇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政治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是接受了大臣        的        主张。说说你对这一举措的评价。
(3)结合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汉武帝评价。
材料三:
德优题库
(4)公元前60年西汉在材料三中A处设立       机构管理当地,说说这一举措的历史影响。
共享时间:2017-03-17 难度:4 相似度:0.53
28742. (2023•师大附中•九上期末) 阅读材料,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所示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        年,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①处设置        管理西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魏晋南北朝时,为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图B中北魏的        (帝王)进行汉化改革。西罗马帝国亡前后,日耳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图C人物建立的        (国家名称)。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哪些因素客观上能推动民族交融?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2-24 难度:3 相似度:0.53
18701. (2018•永春三中•模拟)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整个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感到惊叹。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还。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发展起来。
﹣﹣摘自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都江堰 修建于 战国时期(或秦国)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水利工程的建成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2)选做题: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的地方。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现实价值?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4 相似度:0.53
26231. (2024•交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汉武帝派遣张骞从①处        (地名)出发,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宋朝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设置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B所反映的情况最为猖獗时,明王朝派遣年轻将领        (人物)到东南沿海抗倭,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2世纪,       (国家)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材料二 汉武帝一生七次巡海,积极开拓海疆,探索域外航线,且每次出巡随从数万,率船队涉江过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派出使臣,沿着新开辟的海上通道来中国朝贡。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促成了中国和罗马两大帝国之间的往来。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启示》(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朝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开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对外交往发展的表现。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9 难度:3 相似度:0.53
18560. (2017•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

(1)材料一图A中宫殿占地广阔,表明城市     职能突出。图B城市商业功能增加,城内瓦子(瓦舍)盛行,主要原因是          族建立的金政权,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由图A到图B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     转移,以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没有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
我选做:(  )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共享时间:2017-07-05 难度:4 相似度:0.53

xu@dyw.com

2019-05-31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8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