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会议名称 | 主要概况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1944年8月~10月 |
美苏中英参加会议并通过议案,决定建立“联合国”,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员国的资格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等,以及促进国际法的编纂和战后经济教育文化合作。但在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和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
会议关于联合国问题主要集中讨论和解决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悬而未决的两个问题。形成了“大国一致原则”的雅尔塔公式。 |
旧金山会议 1945年4月~6月 |
各种矛盾贯穿会议始终。一是会议首席主席问题,苏联反对由美国人担任,最后各方决定由美苏中英四国轮流担任;二是雅尔塔公式问题,中小国家认为安理会权力过大,不符合联合国民主平等原则,最终该公式仍得到通过;三是托管制度问题,中苏要求让托管地区(注:二战结束时尚未独立的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和战后割离自敌国的地区)实现独立,英法仍想维护旧的殖民统治,最终采取折中方案,让托管领土上的居民沿着“自治或独立”的趋向“逐渐发展”。会议最后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6月26日举行签字仪式。 |
一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战后欧美各国反战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 ——《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 |
![]() |
![]() |
图A | 图B 希特勒 | 图C 海报《绞死希特勒》(苏)库克尼茨基1942年 |
二战中,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
![]() 图A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
时间 | 文件 | 军事战略 |
1991年 | 《联盟新战略概念》 | 对“集体防御”概念进行更明确界定。增添了保持欧洲的稳定和平、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由防御东方“单向”之敌转为“全方位”监视和消除各种安全威胁等。 |
1999年 | 《联盟战略概念》 | 以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和扩大北约广泛的共同安全利益。北约可以不经联合国授权,而根据需要将其军事行动范围扩展到成员国领土之外。 |
2010年 | 《积极参与现代防御》 | 重点强调实施先发制人打击、在全球展开军事行动和加强网络战攻防能力等。 |
朝代 内容 项目 |
汉朝 | 唐朝 | 两宋 |
路线 | 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 |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
管理 |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 | 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
时期 | 阶投 |
1775—1897 | 美洲扩张时期 |
1898—1945 | ①海外扩张时期 |
1946—1991 | ②全球称霸时期 |
xu@dyw.com
2018-12-24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上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