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0498. (2021•师大附中•五模) 历史发展中的危机,是险境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化解危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篇]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自海思•穆思、韦兰《全球通史》(1)指出图一所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图二中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哪场思想运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改革篇]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有许多事先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德优题库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的内涵,俄罗斯如何摆脱“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合作篇]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受侵略的国家付出沉重代价的原因,并从世界史角度说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有何标志性影响。图3组织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材料四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德优题库
(4)综合以上探究,概况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6-30 难度:2
[考点]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答案]
(1)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等。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原因: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内涵: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俄罗斯摆脱“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的措施: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条件: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原因是:缺乏整体性的反侵略机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影响: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因素:思想解放、进行改革、技术创新等。认识: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依据图一信息“光荣革命”可知图一所示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依据图一的“处死国王、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据所学知,在政治上,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西方的脚步”的内涵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俄罗斯在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依据材料三的“由于当时缺乏整体性的反侵略机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受侵略的国家付出沉重代价的原因是:缺乏整体性的反侵略机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从世界史角度来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图3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可以概括出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思想解放、进行改革、技术创新等。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故答案为:
(1)特点: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等。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原因: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后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内涵: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俄罗斯摆脱“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的措施: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条件: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原因是:缺乏整体性的反侵略机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影响: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因素:思想解放、进行改革、技术创新等。认识: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等相关史实。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1893. (2021•师大附中•五模) 历史发展中的危机,是险境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化解危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篇]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自海思•穆思、韦兰《全球通史》(1)指出图一所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图二中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哪场思想运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改革篇]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有许多事先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德优题库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的内涵,俄罗斯如何摆脱“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合作篇]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受侵略的国家付出沉重代价的原因,并从世界史角度说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有何标志性影响。图3组织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材料四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德优题库
(4)综合以上探究,概况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7-07 难度:4 相似度:2
28619. (2021•师大附中•五模) 历史发展中的危机,是险境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化解危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篇]
材料一
德优题库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摘自海思?穆思、韦兰《全球通史》(1)指出图一所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图二中为抨击“旧制度”,法国掀起了哪场思想运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改革篇]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有许多事先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德优题库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的内涵,俄罗斯如何摆脱“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合作篇]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受侵略的国家付出沉重代价的原因,并从世界史角度说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有何标志性影响。图3组织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材料四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德优题库
(4)综合以上探究,概括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5-24 难度:5 相似度:1.66
28483. (2024•西安二十三中•九上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母邦”指的是什么?“兵戎相见”又是指什么事件?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0-12-24 难度:5 相似度:0.73
29794. (2022•师大附中•七模) 20世纪以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战争面面观”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暴行与野心】
德优题库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问题。”
——《九年级上册教材》
(1)指出材料一图A战役爆发的时间,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战争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反思与困境】
材料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回忆,商讨在远东建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摘编 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文字所述事件和图B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
一一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有关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条约产生的作用。
【突破与希望】
材料四:
俄乌爆发战争两个半月来,俄罗斯和西方围绕“使用核武器”这一威胁,你来我往,剑拔弩张。2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核武轰炸机在内,俄罗斯所有核威慑力量进入特别战斗值班状态。同一天,拜登继续动员40国支持乌克兰,欧盟破天荒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2亿美元装备,包括约17000件反坦克武器和约2000枚便携式防空导弹。
——《中国新闻网》
目前乌克兰局势发展到当前形势,有许多复杂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中国一直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看待国际问题。....为世界能够继续和平发展,我们呼吁各方开展和平协商对话,分析当前各方所需,互相尊重对方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2022年2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4)材料四中中国在俄乌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2-05-24 难度:2 相似度:0.67
31812. (2017•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九上期中)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的判罪或控告,都是非法的。
--《权利法案》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材料三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拿破仑(1)材料一中“臣民的权利”是哪次革命所取得的成果?革命后创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我们”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
(3)材料三拿破仑说他戴着王冠是指什么?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4)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共享时间:2017-11-16 难度:5 相似度:0.66
31722. (2018•西电附中•九上期中)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拿破仑更是用刺刀加速了这一巨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二: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材料三: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的?这反映了哪些阶层的利益要求?
(2)材料二中“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当时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是怎样“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共享时间:2018-11-21 难度:5 相似度:0.66
18729.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在各种合力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下的世界出现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表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5(1850年) 14603 君主立宪制
(2)运用材料二的比较表,说出俄国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为什么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大国崛起》
(3)请用史实证明材料三中美国“从蚂蚁到大象”转变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试概括大国崛起的因素。
共享时间:2018-06-18 难度:4 相似度:0.66
29875. (2023•高新一中•八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大西洋革命的含义是,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政治、经济变革。当法国人与英属北美殖民地结盟反对英国的时候它引发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观念传播,这些观念包括了权利、代议制和共和主义。
——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图A牛顿 图B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A人物被视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理由。根据图B,列举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大西洋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述“大西洋革命”中政治变革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914-1918年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实力和全球优势。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仔细研究出和平解决的办法……法国希望消灭或者永久性地削弱德国的实力,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但他们似乎并不在意德国的感受,也没有邀请苏维埃俄国。于是签订和约后的20年仅仅成为了休战期,另一次世界大战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图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 图B
①依据材料二,指出图A武装起义的性质。根据图B,指出“新秩序”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必然性。
材料三:
德优题库        1941-1945年,苏联从美国得到的物资占美国对外租借援助总值的22%。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美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德国法西斯是美国最主要的威胁和敌人,援助苏联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保卫美国打败希特勒”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借助苏联、援助苏联,以尽可能减少美国的伤亡。
——摘编自徐振伟、田钊《二战期间苏联的粮食供应及盟国对苏的粮食援助》
图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图B
②依据材料三,简述图A所示事件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盟国在欧洲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根据图B,归纳美国对苏联援助的原因。
材料四: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初,欧洲统一进程显著,西欧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难以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此外,二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穷人”这一范围,而是覆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公民,西欧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
一一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指出二战后大西洋地区国家的发展有何新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从历史上的“合作与对抗”中获得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5 相似度:0.66
29157. (2023•铁一中学•九上一月) 某校九年级同学以“近代欧美国家发展历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引领】
材料一
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德优题库图A法国国旗 法国国旗诞生于大革命时期,旗帜上的蓝、白、红分别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意大利等国国旗的设计深受法国国旗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伟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任举一例说明这三个国家当时是如何以法律的形式伸张“权利”或“人权”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诞生于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国旗为什么能够对欧洲乃至世界多个国家的国旗产生显著的影响。
【改变世界】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发挥创造力。在市场供求的实际问题面前,技术发明不断产生……建立以机器或以机器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率优势……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德优题库
图B马克思和恩格斯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图B中所示人物共同创立了哪一理论?在此理论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关系。
【顺应潮流】
材料三
南北战争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
第二,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所以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经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
德优题库图C 林肯纪念堂 他是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马克思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分别是什么?写出材料三中“废除奴隶制”的法律文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林肯是“一位英雄”。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共享时间:2023-10-18 难度:5 相似度:0.66
29026. (2018•师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在各种合力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下的世界出现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表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225(1850年) 14603 君主立宪制
(2)运用材料二的比较表,说出俄国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为什么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大国崛起》(3)请用史实证明材料三中美国“从蚂蚁到大象”转变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试概括大国崛起的因素。
共享时间:2018-03-21 难度:5 相似度:0.66
28031. (2023•行知中学•九上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以尊崇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1688年“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隔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发展方向”指的是哪一政治制度的创立?该制度建立有何标志?分析材料,归纳出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材料二 为了证明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革命者主张人民主权……合法的政治权利不属于国王而属于组成社会的民众,在北美革命者宣称脱离英国而独立,建立一个在人民主权原则上的新政权。
——《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美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事件的开始时间和转折点战役分别是?该事件有何性质?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
——摘自马克麦主编《世界文明史》(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异同?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4)综上所述,思考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共享时间:2023-11-23 难度:5 相似度:0.66
31941. (2016•西工大附中•九上期末)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它的变革是密不可分的。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变革与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请你参与。
【文明奠基】材料一: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修正错误】材料二:“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做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部文献,称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不断创新】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中流砥柱】材料四: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球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招,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罗斯福(1941年9月)
(1)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文献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马克思称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不应消灭”与“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1年“俄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对于材料中“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招,以决定全局的胜利”美国是否决定全局的胜利,并说明理由。
(5)综合上述材料,请说明美国的崛起之路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7-02-23 难度:5 相似度:0.62
30488. (2022•高新一中•九上期中)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变革篇】
材料一: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1)依据材料一,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德优题库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思、韦兰《全球通史》(2)指出图中所示革命具有什么特点?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从政治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改革篇】
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3)指出材料三中的“变革”对俄国发展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美国实现“革命性进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实现发展的道路不可能千篇一律,人类政治文明的花园之所以百花齐放,正是由于对不同文明多样性的体认与尊重。
——《光明日报》(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2-11-13 难度:5 相似度:0.62
29601. (2021•唐南中学•七模) 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曲折漫长的反复斗争,最终在宫廷政变中结束。革命结束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在战争中颁布了一份纲领性文献,该文献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美国独立战争中得到了法国等国的支持,1781年,英法联军与英国激战,结果大败英军。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材料三: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材料四:“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五: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宫廷政变中结束”,“宫廷政变”是哪一历史事件?《权利法案》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美国独立战争哪一年爆发的?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指的是什么?美法联军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英军?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处?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它们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1-07-21 难度:5 相似度:0.62
28512. (2018•高新三中•九上二月) 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据此,完成下列材料题。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 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的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就中美关系而言,由于杜鲁门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政权给予支持和援助,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彼此敌视的状态。只是这种情况并未导致双方关系的崩溃。及至朝鲜战争爆发,华盛顿决策层旋即改变了对全球冷战对抗局势的看法,决心通过卷入战争而性朝鲜半岛实施遏制战略。朝鲜战争的爆发对美国确立敌视中国的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尚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在选择敌视与非敌视之间徘徊,因而不属于遏制范畴。朝鲜战争爆发及中国出兵朝鲜,导致美国重新评估中苏关系性质及中国的实力,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在远东的主要敌手,选择了对华遏制政策。
--据邓峰《冷战初期东亚国际关系研究》
(5)根据材料,归纳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此时期导致中美关系改变的其他因素。
共享时间:2018-12-24 难度:5 相似度:0.62

dyls2020

2021-06-30

初中历史 |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58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