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8212.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材料二:(赵匡胤)问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2)依据材料二,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太祖分别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改革蒙古旧制、“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默,立政安民”……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元史?世祖本纪》(3)依据材料三概括“采用汉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采用汉法”对元朝的统一有何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在治理国家方面你得到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22 难度:3
[考点]
三省六部制,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答案]
(1)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相互监督,确保决策正确性和政策的连续性。(2)藩镇割据问题;政治方面,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军事方面,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3)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元朝的统一,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等。(4)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应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统治者要重用贤才,倡导节俭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点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相互监督,确保决策正确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2)依据材料二“……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可知,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藩镇割据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军事方面,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3)依据材料三“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忽必烈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改革蒙古旧制、‘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默,立政安民’……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可知,忽必烈“采用汉法”的具体表现有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采用汉法”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元朝的统一,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等。
4)结合上述材料可知,在治理国家方面我得到的启示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应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统治者要重用贤才,倡导节俭等。
故答案为:
1)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相互监督,确保决策正确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2)藩镇割据问题;政治方面,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军事方面,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3)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元朝的统一,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等。
4)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应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统治者要重用贤才,倡导节俭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8103.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国古代许多君主深谙其理,展现了高超的治国智慧。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制度创新】
材料一:长安城中云集了各国的商人和使节……朝鲜半岛各国几百年间均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日本在7至8世纪仿照唐代风格建造的一些佛寺至今完好……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君主在制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分)分析图中所示的制度有何特点。
【民生为本】
材料二:
【以古为镜】唐太宗推行的治国举措多与总结历史经验相联系。他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对百姓索取无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于是他的统治“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以人为镜】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因此,他说:“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智慧,指出这种治国智慧最终带来了哪一统治局面?
【重文轻武】
材料三:
宋太祖时,藩镇处理军务的官员,改用文人……财赋方面,太祖于964年,命诸州所收的赋税,除供给本州的用度外,其余钱帛,均须辇送京师。
吏治方面,太祖严禁诸州首长以私人典掌要职,每州并置通判,以监察州政,而旧有节度使出缺时,更渐以文人代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文字,概括宋太祖在地方推行的措施;依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这一政策对宋朝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订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3 相似度:1.34
87373.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国古代许多君主深谙其理,展现了高超的治国智慧。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制度创新】
材料一:长安城中云集了各国的商人和使节……朝鲜半岛各国几百年间均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日本在7至8世纪仿照唐代风格建造的一些佛寺至今完好……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君主在制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分)分析图中所示的制度有何特点。
【民生为本】
材料二:
【以古为镜】唐太宗推行的治国举措多与总结历史经验相联系。他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对百姓索取无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于是他的统治“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以人为镜】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因此,他说:“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智慧,指出这种治国智慧最终带来了哪一统治局面?
【重文轻武】
材料三:
宋太祖时,藩镇处理军务的官员,改用文人……财赋方面,太祖于964年,命诸州所收的赋税,除供给本州的用度外,其余钱帛,均须辇送京师。
吏治方面,太祖严禁诸州首长以私人典掌要职,每州并置通判,以监察州政,而旧有节度使出缺时,更渐以文人代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文字,概括宋太祖在地方推行的措施;依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这一政策对宋朝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订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3 相似度:1.34
88035. (2022•莲湖区•七下期中) 制度健全、完善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某校七年级学生以“制度与国家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探究活动。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政治制度名称是什么?负责执行的是哪一部门?该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有何特点?
材料二  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2)北宋初年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以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请分别以相关史实说明。
材料三   如表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谈谈这种现象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的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简要评价。
共享时间:2022-05-27 难度:3 相似度:1.34
28078. (2024•铁一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人物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在政治上完善        (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图B人物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        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监督;1069年,宋神宗任用        进行变法,力图实现富国强兵。
材料二:秦汉至唐时期主要依据山川地形等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称为“山川形便”。而元代一改前代做法,明确以“犬牙相入”为行省划界的主导原则,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以今汉中地区为例,其北依秦岭,南屏大巴山,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秦岭阻隔,元以前一直被划入秦岭以南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到元朝时,汉中被一分为二,分属陕西、四川两行省。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2)唐朝后期,中央权力衰微,地方逐渐形成了什么局面?依据材料二,指出汉唐到元代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3 相似度:1.34
87723. (2023•莲湖区•七下期中)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制度创新”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人物 措施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①       ,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太宗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武则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②       制度
(1)依据所学知识,完善材料一的表格。并说明科举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唐朝……看到的却是分散决策权力的好处,这样做……从制度上确保国家决策的民主与科学,确保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第二大优点在于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宰相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体领导班子,由此构成宰相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政权结构。
(2)材料二所指的是什么制度?试述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一一摘编自[宋]汪沫《神童诗》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宋太祖是如何“把相权拿归自己”的。材料四中宋朝的治国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30 难度:4 相似度:1.17
29432. (2020•师大附中•七下二月)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政治制度?图二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材料二: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地方贫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几年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以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宋代则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请结合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作答。
材料三: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皇权和相权发生怎样的变化。
共享时间:2020-06-24 难度:5 相似度:1
88165. (2022•蓝田县•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
材料二:五代十国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与发展,中原地区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的更迭。而南方诸国则是同时并存。五代王朝,武人当政,藩镇跋扈,因此战乱不断。而偏安一隅的南方诸国,为了能在乱世中立足都采取比较积极务实的保境息民政策,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摘编自《唐末五代北方士人南迁及其对南方士风的影响》
材料三: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纳了重臣赵普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中央从兵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央对地方官僚权力的制约机制,有效防止了地方藩镇官僚乱权现象的发生。
——摘编自《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初探》(1)根据材料一,归纳安史之乱遭到人民反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代十国的政局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中央从“兵权”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并指出宋太祖“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取的基本国策?
共享时间:2022-05-18 难度:3 相似度:0.66
87685. (2023•未央区•七下期中)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旁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忽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加?”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白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三大纲领 具体措施
精夺其权 派①       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置②       牵制知州
制其钱谷 各州除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财政由③       收归中央
收养精兵 解除节度使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定期换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问题,宋太祖采取了赵普所开出的“药方”,即加强中央集权的“三大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跻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摘编自线穆《国史大纲》
(2)列举两条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依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秦《东轩笔录》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国策有关。请你谈谈该政策的积极影响。
(4)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共享时间:2023-05-29 难度:3 相似度:0.66
22875.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材料三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朝创建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设立于清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有什么作用?
(5)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8-08-29 难度:4 相似度:0.66
22695.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德优题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宋朝时期建立了一些榷场。请解释榷场的合义。
材料二: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宋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时期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文士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存”。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将姓名封住糊起来,称为“糊名法”。
一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等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英宗时外贸收入年63 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请写出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五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社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物一,流通元阻,故蜀人便之。--《宋朝事实》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这种货币最早在四川流通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享时间:2018-06-19 难度:5 相似度:0.66
22725. (2017•西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以下两幅示意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不断变革的情况。
材料一:图A,图B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元朝部分疆域图
德优题库
材料三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图3)
德优题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A所示中央机构情况完善于哪一朝代?图中“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B所示中央机构组成情况开始出现于哪一皇帝统治时期?该朝代的中央机构有何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实行什么样的行政制度?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
(4)材料三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共享时间:2017-08-22 难度:5 相似度:0.66
31101. (2024•铁一中学•八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人物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        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图B中王朝建立于公元        年,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大一统”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一统,而应该看作天人的一统,也就是德礼和刑政,由此构成中华文明历世不衰的政道传统。尽管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但后来的胜利者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多有侵扰乃至统治中国(中原王朝),但最终不分夷夏,都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洪流当中。
——摘编自郭晓东《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一统”观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31 难度:5 相似度:0.58
87683. (2023•未央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建立于公元        年。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城市名称);在图B中的朝代,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在澎湖岛设置了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二: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这(达到,超过)元。汉梗(抵御)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明)宋濂等《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的特点。并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共享时间:2023-05-29 难度:4 相似度:0.58
87520. (2023•长安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如图)。
德优题库?
在地方上,派文官担任如州,又在各州设通判。《宋史》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载决,与守臣(如州)通签书施行。”
——摘编自教材材料二:今世(朝廷)用人,大率(大部分)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北宋)蔡襄《国论要目》材料三:宋太宗继位后,向辽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澶州城下,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北宋朝廷欲迁都南逃。在寇准的劝阻下,宋真宗勉强到达澶州督战,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宋辽双方议和,史称“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为:宋每年送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澶渊之盟使宋辽之间出现了百余年和平局面。
——摘编自《宋史?寇准传》(1)结合材料一,说说北宋在地方设通判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宋朝长期坚持的政策是什么?
(3)澶渊之盟后,当时京城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结合材料三,说一说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什么愿望?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评价北宋初年政治改革的得失。
共享时间:2023-05-21 难度:4 相似度:0.58
87214. (2024•西咸新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稳定地方局势的任务更为迫切。……元朝大量宗室外戚被分封于漠北和东北地区,在中原又各自领有份地,因此一般的地方官府难以治理,非设立位高权重的行省不足以压制。元朝疆域辽阔,路府数量繁多,中央很难统属,设立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各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明显的优点。
——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材料三: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西域、西藏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1)材料一图A人物于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        。1271年,图B人物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南宋灭亡。元朝时期,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元朝在东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管理措施。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4 相似度:0.58

pyl@dyw.com

2023-05-22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77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