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2695.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德优题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宋朝时期建立了一些榷场。请解释榷场的合义。
材料二: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宋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时期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文士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存”。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将姓名封住糊起来,称为“糊名法”。
一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等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英宗时外贸收入年63 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请写出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五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社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物一,流通元阻,故蜀人便之。--《宋朝事实》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这种货币最早在四川流通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享时间:2018-06-19 难度:5
[考点]
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宋代的社会生活,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依据课本知识,宋辽夏金时期,几个政权并立,政府在边疆上设立的收税市场叫榷场。
(2)由材料“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可知,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时,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北宋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3)分析材料可知,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录取名额扩大;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其作用是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了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文化的繁荣。
(4)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包括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政治上,两宋时期统一了南方,政局稳定,北宋、南宋政权都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订立和议,实现较长时期的和平相处;经济上,唐末、五代以来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生产工具和方式进一步改进,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思想上,商业意识加强。
(5)根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宋朝和少数民族双方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固定的贸易场所。
(2)由文人担任要职;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改革科举。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专权和发动兵变的可能性;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但是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负担。
(3)变化:录取名额扩大;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了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文化的繁荣。
(4)名称:市舶司;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政府鼓励经商,重农抑商的政策松动;文化科技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
(5)原因:交通阻隔,金属货币使用不便。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
本题考查了"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宋代的社会生活",属于"压轴题",熟悉考点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88836.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德优题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宋朝时期建立了一些榷场。请解释榷场的合义。
材料二: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采,把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精依托的对象,固定为“祖宗家法”。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掌管军致的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都指挥使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宋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唐朝时期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名流文士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存”。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将姓名封住糊起来,称为“糊名法”。
一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3)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等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材料四: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英宗时外贸收入年63 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请写出宋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的名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五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社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公私物一,流通元阻,故蜀人便之。--《宋朝事实》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时期这种货币最早在四川流通的原因及其影响。
共享时间:2018-05-11 难度:5 相似度:1.6
88343. (2021•莲湖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材料二: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的故事被称为什么?宋太祖在强化军权的过程中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这些措施。
(2)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材料二图A中的澶州,宋辽之间签订的盟约有什么影响?材料二图B中的南宋政权是由谁建立的?据图B中的郾城指出,是谁率领军队北伐取得郾城大捷?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积贫积弱现象出现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1-05-13 难度:4 相似度:1.17
87520. (2023•长安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如图)。
德优题库?
在地方上,派文官担任如州,又在各州设通判。《宋史》记载,“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载决,与守臣(如州)通签书施行。”
——摘编自教材材料二:今世(朝廷)用人,大率(大部分)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北宋)蔡襄《国论要目》材料三:宋太宗继位后,向辽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澶州城下,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北宋朝廷欲迁都南逃。在寇准的劝阻下,宋真宗勉强到达澶州督战,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宋辽双方议和,史称“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为:宋每年送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澶渊之盟使宋辽之间出现了百余年和平局面。
——摘编自《宋史?寇准传》(1)结合材料一,说说北宋在地方设通判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指出宋朝长期坚持的政策是什么?
(3)澶渊之盟后,当时京城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结合材料三,说一说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什么愿望?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评价北宋初年政治改革的得失。
共享时间:2023-05-21 难度:4 相似度:1.17
18533. (2019•陕西省•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由图A到图C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     趋势;图B中,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西段边界是     (填字母);图A、B出现的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其特点是     ,如教材所描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北宋定都于何处?北宋建立之初在民族关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②元朝何时统一全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首创?元朝在交通和对外贸易方面有何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观和民族观角度,谈谈所得到的启示。
共享时间:2019-07-10 难度:4 相似度:1
31932.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唐宋时期是各民族接触频繁时期,有战有和,民族交融的速度不断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部十白识国中设用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从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一一摘自历史教材(七下)(1)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家”指哪两“家”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结合后两则材料,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两次议和的?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2 相似度:0.83
88935. (2018•焦岱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2)根据所学知识,图一中原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民族政策?图二的辽政权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结合图二,说说辽与北宋签订“誓书”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18-05-19 难度:2 相似度:0.83
104183. (2022•沣东六中•七下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熙宁十年(1077年),北宋赋税总收入约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约占70%。
材料二:(宋朝)已有平民居所和贵族宅第的区分了,不少豪宅还租赁给赴京师游学的青年士子,并针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房屋租赁,用今天的话说是细分市场;还有奢侈品商店,如“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卖的就是海运进口的高级化妆品和香料;气派奢华的高级饭店,如“孙记正店”,不仅规模宏大,而且门前层顶上都搭建了华贵的欢门彩楼,在这里,你能喝到东京最好、最贵的酒,如八十文一角的羊羔酒和七十二文一角的银瓶酒等。
(1)材料一说明了北宋时的国家财政收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城市生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材料所述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共享时间:2022-06-24 难度:2 相似度:0.83
28103.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国古代许多君主深谙其理,展现了高超的治国智慧。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制度创新】
材料一:长安城中云集了各国的商人和使节……朝鲜半岛各国几百年间均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日本在7至8世纪仿照唐代风格建造的一些佛寺至今完好……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德优题库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君主在制度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分)分析图中所示的制度有何特点。
【民生为本】
材料二:
【以古为镜】唐太宗推行的治国举措多与总结历史经验相联系。他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对百姓索取无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于是他的统治“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以人为镜】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因此,他说:“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智慧,指出这种治国智慧最终带来了哪一统治局面?
【重文轻武】
材料三:
宋太祖时,藩镇处理军务的官员,改用文人……财赋方面,太祖于964年,命诸州所收的赋税,除供给本州的用度外,其余钱帛,均须辇送京师。
吏治方面,太祖严禁诸州首长以私人典掌要职,每州并置通判,以监察州政,而旧有节度使出缺时,更渐以文人代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文字,概括宋太祖在地方推行的措施;依据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太祖这一政策对宋朝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订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3 相似度:0.66
87198. (2024•新城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材料二: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繁荣的商业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税成为宋代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材料三: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统治者致力于开辟海上通道,对海外贸易奉行积极政策,“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所造船舶名闻四方,指南针在航海活动中得以应用,以致宋代商船远达中东、北非,因此,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季金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3 相似度:0.66
102512. (2020•高新三中•二模) 经济发展关系民生,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极为重大的演变,指出秦汉时期在货币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分析秦朝改革币制产生的影响。
(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宋代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3)依据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谈谈你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0-03-25 难度:3 相似度:0.66
101939. (2024•莲湖区•一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乾隆六年,贵州苗疆叛乱,乾隆帝“复乘兵威搜剿附逆熟苗,分首恶、次恶、胁从三等,涉秋徂暑,先后埽荡,共毁除千有二百二十四寨,赦免三百八十有八寨,阵斩(斩杀)万有七千六百有奇……宥(赦免宽大)其半俘,诏尽豁(豁免)钱粮,永不征收……自是南夷遂不反”。
——《清史稿》(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        年,当时游牧于蒙古高原的        (民族),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该王朝十分被动;图B中所示的朝代与北方的辽国达成的盟约被称为“       ”。图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自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清朝对边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12 难度:3 相似度:0.66
101778. (2024•师大附中•五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于317年,以建康为都城重建晋王朝,史称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       》描绘了图A城市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        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后,选定图B为都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453年,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破,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材料二:魏晋时期,体现皇权统治的城市轴线在曹魏邺城的规划中得以体现……这种轴线制度和居住区分化一直影响着以后各朝代的都城建设。
隋唐长安城中的里坊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各坊之间有高墙相隔,不准随便迁居,日出开坊门,日落避坊门,夜晚实行宵禁。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新的商业聚点。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城市中的坊墙逐渐被拆除,沿城市大街布置商业建筑。这时的居住区开始突破里坊,与商业区进行交叉布局,营造了自由、包容的居住环境。城市建立了新的居住区规划模式——街巷制。
——摘编自张灿灿《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演变特征研究》(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都城的演变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街巷制出现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城市发展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15 难度:3 相似度:0.66
88298. (2021•临潼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枢密院是北宋的最高军事机构,如表是北宋枢密院任职人员出身情况表(部分)
时期 武职出身(人) 文职出身(人)
宋真宗 10人 19人
宋仁宗 12人 65人
宋英宗 1人 11人
宋神宗 1人 23人
材料二:1141年,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奉表称臣於金,金册宋主为皇帝。宋每年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还出现了迟至三更的繁盛夜市,到五更“鬼市”(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表格,分析北宋实行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该和议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共享时间:2021-05-26 难度:3 相似度:0.66
88165. (2022•蓝田县•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既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更不是敌对阶级之间的较量,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这场战争是厌恶的。安史集团是一股分裂割据的反动势力,是发动战争的祸首,更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
材料二:五代十国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与发展,中原地区经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的更迭。而南方诸国则是同时并存。五代王朝,武人当政,藩镇跋扈,因此战乱不断。而偏安一隅的南方诸国,为了能在乱世中立足都采取比较积极务实的保境息民政策,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摘编自《唐末五代北方士人南迁及其对南方士风的影响》
材料三: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纳了重臣赵普提出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中央从兵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三方面着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中央对地方官僚权力的制约机制,有效防止了地方藩镇官僚乱权现象的发生。
——摘编自《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初探》(1)根据材料一,归纳安史之乱遭到人民反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代十国的政局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中央从“兵权”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并指出宋太祖“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之教训”采取的基本国策?
共享时间:2022-05-18 难度:3 相似度:0.66
88164. (2022•蓝田县•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十分频繁,西夏向宋朝输出池盐、枸杞、大黄等物资,从宋朝输入粮食、茶叶、丝帛、百货等。这既满足了双边人民生产生活所需,也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其功不可没。
——摘编自王劲、段金生《宋、西夏以及大理诸政权开发西部的政策评述》材料三:元朝在藏族地区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藏族地区,佛教的势力特别大,元朝中央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主管佛教,并由这一机构统辖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由此,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1)材料一地图中的①处是唐朝设置的哪一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简述北宋与西夏之间的相互贸易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专门的机构”指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共享时间:2022-05-18 难度:3 相似度:0.66

dyls2018

2018-06-1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29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