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
![]() |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 ——张廷玉《明史》 |
“交子”发行初期,由于发行额、流通时间和地区都有一定的限制,并有定额的发行准备金能够兑现,因此使用情况尚好,对商业往来起了有益的作用。……纸币的产生和应用,把货币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合编《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
![]() |
朝代或作品 | 历史情况或内容 |
陆游《杂赋》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
宋朝初期 | 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
宋朝时期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
朝代 | 交流情况 |
宋代 | 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 |
元代 | 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
朝代 | 交流情况 |
宋代 | 宋朝先后赠送《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太平御览》给高丽(今朝鲜)使节。宋政府派使团前往高丽,带去100多种药材,包括牛黄、麝香等珍贵名药。 |
宋代经市舶司由大食商人运往欧、亚、非等地的中国药材将近60种,包括人参、茯苓、肉桂等多种植物药及朱砂、雄黄等矿物药。 | |
元代 | 伊斯兰教徒拉施德非常重视中国医学,主译了波斯文中国医学丛书《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加强了中国医学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 |
忽必烈时期为满足“西域侍卫亲军”的医疗需要,设置了一系列专门机构,推广、发展民族医药,促进了民族医药和阿拉伯医药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 |
![]() |
(日本留学生)回国之后,对日本的文化有了具体的贡献,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陆色彩。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
![]() |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
朝代或作品 | 历史情况或内容 |
陆游《杂赋》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
宋朝初期 | 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
宋朝时期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
![]() |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
![]() |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
qqy@dyw.com
2024-07-2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