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9013.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并列举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反映我国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怎样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享时间:2017-05-30 难度:4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日本,为了求取佛经经义,历经艰辛。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传播唐文化,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对外开放与交流。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是从泉州港出发,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市舶司,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3)宋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发达,船体的隔舱;宋朝商业及其繁荣、太宗都曾下令鼓励商业活动;由于西夏、奥斯曼帝国相继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极大的抑制了陆路商贸、瓷器,换取高额利润,导致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4)根据所学知识,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完全超过了北方、气候适宜、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等,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海外贸易的发展。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等。
故答案为:
1)天竺,日本,鉴真东渡。
 2)路线:从泉州港出发,经西沙群岛;工具:指南针。
3)繁盛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经济重心南移、成本低;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航海技术高超;地理知识的进步等。
4)示例1趋势:(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原因:农业;经济的繁荣;商业活动突破时间、活动时间不再有严格限制)。
示例2趋势:经济重心南移中。原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民众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点评]
本题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30776.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并列举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反映我国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怎样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4 相似度:2
26451. (2023•陕西省•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和图B中共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
材料二:(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 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6-20 难度:3 相似度:1.5
87446. (2024•碑林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晋南朝时期,为天灾兵祸所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迁的人口占了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向精耕阶段转变。隋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从东晋至隋唐,南北经济并驾齐驱,长江流域经济赶上了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重心渐显南移之势。
——摘编自区永圻《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故都”所指代的城市,并指出两宋时期全国重要粮仓的位置。说明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图B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金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吨,但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何况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贸易或巨额批发交易来说,十分不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②依据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货币名称。依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其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4-05-17 难度:2 相似度:1.5
87108. (2024•长安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地名,今越南境内)稻耐旱,西天(地域,指印度一带)蓑(绿)豆子大粒多,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种子)。
——(宋)文莹《真宗求占城稻种》材料二:予(苏轼)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如图)。……以便两髀(大腿)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腰背弯曲)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
德优题库
——苏轼《秧马歌序》材料三:户口之盛,无如今日。本朝(北宋)太平百年,生民未尝见兵革,昨(昨天)章惇(进士)排定湖南保甲,究见户口之众,数倍前日,盖天下举皆类此。
——1073年王安石向宋神宗汇报天下户口材料四: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时期(1127-1189年),南宋兴修太湖地区水利,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精耕细作,苏州一带成为南宋农业高产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故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七年级教参(1)结合材料二,指出秧马用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优点?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水稻产量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共享时间:2024-05-21 难度:3 相似度:1.17
22726. (2017•西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纸钞” 最早出现于哪里?“纸钞”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一项宋代绘画艺术成就?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共享时间:2017-08-22 难度:5 相似度:1
30937.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3-21 难度:5 相似度:1
87213. (2024•西咸新区•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统一全国后,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到开元年间发展到高峰,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价越来越便宜。经过劳动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耕地面积也大幅度增加。……从唐朝的农业立法可以看出,统治阶层认识到了土地和劳动力对于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摘编自陈秀平、欧阳庆芳《隋唐时期农业立法及农业发展状况浅析》材料二:作为早稻优良品种的占城稻,北宋初时引进。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这对南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偏安于江南的南宋,为了维持与金朝对峙的局面,必须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与指导。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德优题库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
(3)材料三图中“铜版拓片”制作出的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文字,概括两宋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4 相似度:1
28213.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唐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七年级同学以“盛世繁荣的经济”为主题,探究唐宋经济的发展,请你参与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篇】
材料一:如图所示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都市篇】?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宋代)杭域大街,买卖昼夜不绝,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如糖蜜糕、灌藕、培背心、逍遥巾、四时玩具……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绝。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唐、宋在城市布局或商业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人口篇】
材料三:
隋唐宋中国人口统计
朝代 南方比例(%) 北方比例(%) 主要分布地区
隋朝 46 54 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浙
唐朝 54 46 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浙?
北宋 66 34 河南、江浙、淮河流域等
南宋 69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
(3)材料三表格中人口分布的变化反映出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5-22 难度:4 相似度:1
18721. (2018•永春三中•模拟)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三: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
﹣﹣《全球时代的美国》
材料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 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一手段的政治、经济的前提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5)你同意材料五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共享时间:2018-07-09 难度:5 相似度:0.9
29036. (2018•师大附中•五模)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材料三: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材料四: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
--《全球时代的美国》材料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 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一手段的政治、经济的前提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5)你同意材料五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共享时间:2018-04-24 难度:5 相似度:0.9
30775.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材料三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他在元世祖在位时随同父亲和叔叔沿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侨居中国17年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盛赞中国物产丰富,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我国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繁华,请举出两个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概括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5 相似度:0.9
30412. (2023•师大附中•九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更为积极的表现是文化的相互影响,……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1)材料一图A中的朝代都城是        ;其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图B中的郑和下西洋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红海沿岸;图C中的罗马帝国在        年建立。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两个隋唐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史实。结合所学,分析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3)综合上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0 难度:5 相似度:0.9
29261. (2023•理工大附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的表现。分析这些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度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德优题库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与发展对其文明发展的作用。请从图中任选一种科技发明,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传播路线及影响。
材料三: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约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约80:19
经济重心的转移孕育了少数民族经济新契机,为北宋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南方地区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不再排斥民众的经商活动,同时北宋纸币相继顺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东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颠覆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往的朴素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
——摘编自高欣《北宋经济重心转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②指出表格中反映出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3)列举出你知道的宋代词人。综上所述,谈谈你从唐宋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
共享时间:2023-07-24 难度:5 相似度:0.9
29635. (2023•爱知中学•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选自部编七下《中国历史》?
?(1)上图中元朝定都于①是        ?根据上图,总结元朝对外交通的特点有哪些?根据材料,概括宋元对外交往的积极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①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远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远行的意义。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②材料三反映出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政策?清政府设立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结合所学,指出元到清对外政策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7-27 难度:5 相似度:0.9
26246. (2024•滨河中学•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贸易线路中的①处是        (地名),(自从        (历史人物)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图B朝代设立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C        (事件)以暴力的方式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材料二:唐朝时期,汉字伴随着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部越南,形成汉字文化圈,又称“儒家文化圈”。考察某一文化圈的形成,固然要从一定的社会着眼,也要从文化的载体——具体的人出发。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一方面是为了输入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圈”在唐朝逐渐形成的原因。依据如图,指出元朝交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交通发展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2 难度:3 相似度:0.9

sw@dyw.com

2017-05-30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4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