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06690. (2024•东城一中•七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之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并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世。
——摘编自刘余莉《“中国之治”的历史文化底蕴研究》(1)古代“中国之治”彪炳史册,请你举出中国古代史上的两个治世(盛世)局面,并简要列举成就“中国之治”的因素。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德优题库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片,解读其体现的“盛唐气象”。
材料三:
德优题库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片,参照示例,为其写一段合适的说明词。
示例:图E所示的是南宋持罗盘陶俑。它反映了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上“中国之治”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7-24 难度:5
[考点]
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答案]
(1)治世(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因素:统治者轻徭薄赋;爱惜民力,重视农耕;发展经济;改革税制;等等。(2)①图A体现了盛唐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图B体现了盛唐民族政策开明,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图C体现了盛唐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图D体现了盛唐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成就斐然。②图F所示的是宋代火器。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火药与火器传入欧洲后,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图G所示的是《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这部科技巨著内容丰富,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成就,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H所示的是《农政全书》,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这部著作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3)认识: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前提;政治清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要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增强国力。
[解析]
1)中国古代史上的治世(盛世)局面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成就“中国之治”的因素有统治者轻徭薄赋,重视农耕;改革税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图A体现的“盛唐气象”是盛唐经济发展迅速;图B现的“盛唐气象”是盛唐民族政策开明;图C体现的“盛唐气象”是盛唐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图D体现的“盛唐气象”是盛唐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F所示的是宋代火器,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图G所示的是《天工开物》。这部科技巨著内容丰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历史上“中国之治”的认识是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政治清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要务;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增强国力。
故答案为:
1)治世(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因素:统治者轻徭薄赋,重视农耕;改革税制。
2A体现了盛唐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充满活力,成就斐然。
F所示的是宋代火器。宋元时期,火药与火器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作者是宋应星,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成就。图H所示的是《农政全书》。这部著作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认识: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前提;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开元盛世   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属于"压轴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26451. (2023•陕西省•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和图B中共同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4世纪初,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中国许多重大发明都是由他们传入欧洲的。
材料二:(南宋)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对外贸易的繁盛超过了北宋,形成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据记载,当时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多达五十多个。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 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6-20 难度:3 相似度:1.33
28080. (2024•铁一中学•七下期中) 从身边的生活中探寻历史,可以拉近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同学们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参观遗迹】
材料一:
德优题库
唐朝时考取进士是极荣誉的事。录取后,皇帝在曲江池赐宴。宴会之后全体新科进士登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在塔壁题名留念。
?(1)与《雁塔进士题名贴》有关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对这一制度有何发展?并简述该制度的影响。
【品读诗歌】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忆昔》中所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无家别》一诗描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唐朝由“开元全盛日”变为“世乱各东西”的历史事件。
【解读地图】
材料三:
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为外贸管理机构。中国在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开辟了“茶叶之路”“瓷器之路”以及丝绸和香料的“香丝之路”等海上通道。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赏析邮票】
材料四:
德优题库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4)结合所学知识,为图A人物写一段解说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3 相似度:1
30776.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①和③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并列举这两个国家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各一例。
材料二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2016年4月25日中国新闻网(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四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4)材料反映我国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怎样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4 相似度:0.83
28079. (2024•铁一中学•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图A反映了唐朝与        (政权)的友好交往;图B反映了北宋都城        商业繁华的景象;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图C《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创作背景:这一时期皇帝大都出身武将,靠兵变改朝换代。建立政权后,往往君臣猜忌。作品赏析:《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为了避免皇帝猜忌,以示自己没有野心,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
德优题库
图D《村童闹学图》
宋朝民间“耕读传家”(以勤劳耕种土地和勤奋读书为传家之本)的风气浓厚,农村人在冬闲的时候,送孩子入学,称为“冬学书”,所读的是百家姓之类的蒙学读物,谓之“村书”。《村童闹学图》描绘的就是“冬学书”的场景。在宋代,这样的场景是一个热门绘画题材。
——摘编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韩熙载夜宴图》创作于哪一时期?依据图C,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幅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依据图D,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冬学书”在宋代成为热门绘画题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8 难度:4 相似度:0.83
18710. (2018•永春三中•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祖(康熙)实录》
材料三: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无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溢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溢,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梁、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图A反映的唐太宗的主张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唐朝完善了       (制度),图B反映了     (皇帝)在位期间的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记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皇帝对中国古代传统“大一统”理论作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皇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改革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8-07-13 难度:4 相似度:0.67
19091. (2019•永春三中•模拟)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选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共享时间:2019-07-08 难度:3 相似度:0.67
29016. (2018•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清圣祖(康熙)实录》材料三: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溢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溢,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梁、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1)材料一图A反映的唐太宗的主张是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唐朝完善了       (制度),图B反映了       (皇帝)在位期间的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记分)
①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皇帝对中国古代传统“大一统”理论作了怎样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皇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改革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共享时间:2018-05-28 难度:2 相似度:0.67
29052. (2019•师大附中•七模)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选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一中的局面?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共享时间:2019-05-24 难度:2 相似度:0.67
30447. (2023•汇知中学•七下期末)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巩固统治和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国子监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刊印书籍质量精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收纸墨工本费。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类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如政府所印。
——摘编自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填“A”;违背材料一所表达意思的,请填“B”;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填“O”。
①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宋朝。        
②宋朝政府重视书籍的印刷和出版。        
③活字印刷成为宋朝印制书籍的主要方式。        
④宋朝民间刻印的书籍质量好于政府印制。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如图):
德优题库?
①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材料二中的哪一图示能够印证此说法?指南针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②材料二中的“泥活字版(模型)”可以印证哪一科技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意义。
材料三: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中国文明)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3)依据材料三,概括宫崎市定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共享时间:2023-07-13 难度:2 相似度:0.67
27904.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末)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胡汉交融】
材料一:
①(唐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苏定方平贺鲁(西突厥贵族),分其地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分其种落,列置州县。于是,西尽波斯国,皆隶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三》
德优题库
②陕西富平朱家道村唐墓东壁乐舞图(局部)。图中既有中原乐器(笙、箫等),也有西域乐器(箜篌、四弦琵琶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
【因地制宜】
材料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哪一游牧部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
【因俗而治】
材料三: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恩威并重,有时偏恩,有时偏威,采用封爵、给俸、联姻等笼络安抚;从俗从宜,各安其习,注重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尊重,设理藩院。
——摘编自《清文献通考》(3)依据材料三,概括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为安定边疆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订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共享时间:2024-08-19 难度:3 相似度:0.5
30399. (2023•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域松州……于是派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者求婚……贞观十五年,皇帝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张维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结合所学,指出文成公主入藏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景德元年九月,辽兵直趋黄河北的澶州……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之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此次议和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下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的互市贸易日益扩大,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辽与北宋在战争结束后达成的“议和”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该议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西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13 难度:3 相似度:0.5
26231. (2024•交大附中•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汉武帝派遣张骞从①处        (地名)出发,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宋朝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设置        (机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图B所反映的情况最为猖獗时,明王朝派遣年轻将领        (人物)到东南沿海抗倭,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2世纪,       (国家)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材料二 汉武帝一生七次巡海,积极开拓海疆,探索域外航线,且每次出巡随从数万,率船队涉江过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藩体系也在逐渐形成,东南亚一些国家纷纷派出使臣,沿着新开辟的海上通道来中国朝贡。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促成了中国和罗马两大帝国之间的往来。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启示》(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朝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开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对外交往发展的表现。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9 难度:3 相似度:0.5
30774.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五就是守法精神。唐太宗时制定了《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三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材料四  唐明皇前半辈子会做皇帝,后半辈子不会做。
--毛泽东(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贞观律》规定的地主、官员需守法的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这一举措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唐明皇是谁?结合所学说说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说?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3 相似度:0.5
26122. (2024•高新一中•五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器物的铸造技术采用了“       ”(技术),其铭文记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宋代战争中,大量使用爆炸性武器,元朝用金属做筒,发明了图B中的        (武器);图C所示书籍意在表达“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对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阿拉伯人改造了        (国家) 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要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说明宋元时期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并概括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4-11 难度:4 相似度:0.5
30825. (2015•七十中•七下期中)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德优题库
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分别是①       ;②       ;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2)请用与①②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得到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5

qqy@dyw.com

2024-07-24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