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88315. (2021•临潼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激战”的胜利产生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农民群众“行动起来”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根据材料三,概括消灭地主阶级的方式。
共享时间:2021-05-11 难度:2
[考点]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答案]
(1)国内:经济凋敝(经济近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2)抗美援朝战争。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事件: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使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这是一个严峻考验,百废待兴,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外面临的严峻形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2)根据“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可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
3)由材料“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也分给地主一份,可知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相关、农具等,也分给地主一份,可得出消灭地主阶级的方式是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使用。
故答案为:
1)国内:经济凋敝(经济近于崩溃);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2)抗美援朝战争。从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事件: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使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属于"易错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04734. (2024•莲湖区•八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所示会议于        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        ,这一文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图B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人物)的率领下,开赴战场,同朝鲜军民一道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情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
材料二: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其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2)依据材料二,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一个学习主题。
共享时间:2024-07-22 难度:3 相似度:1.67
28015. (2024•铁一中学•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优题库
(1)材料一图A中中国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年开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       ”。图B中         (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实力已经达到近现代前所未有的水平。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由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及新媒体构成的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促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生活理念,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作为全球化消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已融入“地球村”经济系统内,与各国消费品和消费文化激烈碰撞,生活方式受到了全方位的影响和改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利益交织、冲突战争依然存在,中国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之中走出自己的前进道路,请你为国献策。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2 相似度:1
108894. (2023•莲湖区•八下期末) 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中国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这场战争巩固了中苏同盟,赢得了苏联的重视和尊敬……1953年,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让新中国赢得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没有让美国陈兵鸭绿江,消除了美国对我们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解除了两面作战的危险。
——摘编自胥亮《朝鲜战争到底谁是赢家》
材料二 下面是尼克松的两次谈话。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摘编自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1)材料一中图A所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并说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23-07-22 难度:3 相似度:0.83
45153. (2024••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所示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图B所示事件开始于        年;国家对农业进行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7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2)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被推向全国”所反映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共享时间:2024-05-25 难度:3 相似度:0.83
103169. (2024•新城区•八下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〇年十月四日,我到北京开会,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我刚到,未发言,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德优题库
?——摘编自《彭德怀自述》?(1)依据材料一,概括彭德怀认为中国“应该出兵,救援朝鲜”的理由。指出如图所示人物在战斗中体现的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以“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干部,在油田开发最为艰苦的时期,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靠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1963年当年,大庆油田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3%。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石油禁运和封锁,为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而且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努力建设祖国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激励,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共产党人的斗争——斗志昂扬、干劲冲天的大庆石油会战》①材料二中的“铁人”是哪位英模人物?依据材料二,概括“大庆石油会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②根据材料三,概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具有的精神品质,并分析“大包干”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共享时间:2024-07-09 难度:5 相似度:0.83
87699. (2023•临潼区•八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粮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改革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使农民走上了什么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材料中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德优题库 “随着新的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的推行,农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可以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这是我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②由材料三图表可知,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出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营体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撑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20世纪70年代中国“饭碗问题“主要由哪位科学家解决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国以来党在农村实行系列改革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5-29 难度:3 相似度:0.83
40815. (2022•曲江一中•八下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
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德优题库
材料三
(新闻链接)
2017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双方就重大问题再次进行战略性沟通。
2018年4月,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
2018年5月,中美发表经贸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加关税。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特使刘鹤访美,与关方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第十一轮磋商。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在中国是指哪场战争?根据材料说明这场战争“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
(2)材料二的两则材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变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的新闻链接,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你认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4)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共享时间:1970-01-01 难度:3 相似度:0.83
21947. (2018•汇知中学•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激活农业农村内生产发展动力。
(1)材料一中图A反映了中国土地发展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材料一中图B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分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土地由“分”到“合”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以两则材料分析,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4)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共享时间:2018-06-20 难度:3 相似度:0.75
87227. (2024•西咸新区•八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       》(法律文件)成为材料一图A农民丈量分配土地的法律依据,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图B中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农业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4-05-22 难度:4 相似度:0.75
108783. (2023•临潼区•八下期末) 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铸牢了中华民族同心圆,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开展“大国风范”的主题研究、请您参与。?
【中国精神】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下简称神舟十六号)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新闻网
(1)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航天人身上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中国英雄】
材料二:
德优题库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的意义。请列举一位入朝参战的民族英雄。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大概括讲话“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一共识”,双方均坚持什么原则?
【中国担当】
材料四: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摘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4)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认为我国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新一轮赶超中,中国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共享时间:2023-07-04 难度:4 相似度:0.75
27954. (2024•高新一中•八下期中)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刘少奇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原因。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B阶段反映的农村变革是指什么?分析该变革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也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形式”的具体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党和政府调整土地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共享时间:2024-05-21 难度:4 相似度:0.75
104523. (2024•西咸新区•八下期末)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中国力量”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人民力量坚不可摧】
材料一:中共中央确定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使美国知难而退”,打到三八线地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战争的结果完全实现了这个预期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摘编自齐德学《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
【科技力量助力发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4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渠道动员海外人士回国参加建设。钱学森读到数学家华罗庚发表的《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为之动容,“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应当回去!”回到祖国,成为当时钱学森等广大留美学生的选择和追求。……1955年,历经艰难,钱学森最终回到祖国。
——摘编自叶永烈《钱学森传》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哪一年爆炸成功?根据材料二文字,指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广大留美学生”毅然回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的重要意义。
【外交力量维护和平】
材料三:
德优题库?
图A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德优题库?图B 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国采取机动灵活的外交策略,开启了外交事业的新局面。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图C
?(3)根据材料三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缅双方一致同意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图B中1950~1979年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根据图C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采取机动灵活的外交策略”取得的外交成就。
共享时间:2024-07-02 难度:5 相似度:0.75
102490. (2021•蓝田县•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归纳起来,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分贴切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出兵问题的全部考虑:对社会主义阵营承担的国际主义责任,把美帝国主义作为直接对手的革命情结,保护新中国安全和主权的领袖意识,以及保持中苏同盟战略态势的深层思考。这四个因素构成了毛泽东决策出兵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摘编自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材料一图A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图C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图C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试列举出一位。众多专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谈谈你对“立国之战”的理解。
(3)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让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1-03-19 难度:4 相似度:0.75
89035. (2017•西北大附中•八下期中)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       ,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路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德优题库
材料四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哪个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中国赴朝作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如图,请你为材料三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出现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5)综合上述内容,分析影响一国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7-05-16 难度:4 相似度:0.75
88858. (2018•汇知中学•八下期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
德优题库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2)我国农业产值在这一时期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请列举两个我国这一时期取得的工业化成就。
(3)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工业大国,你认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共享时间:2018-05-24 难度:4 相似度:0.75

kqe@dyw.com

2021-05-11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11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