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 |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
![]() |
“随着新的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的推行,农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可以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这是我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
1976年 | 19户110多人 | 35000 斤 | 230斤 |
1979年 | 20户115人 | 132300 斤 | 800 斤 |
![]() |
![]() |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
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 | 图B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据不完全统计,到1978年底,中央及省级报刊发表的真理标准讨论的文章有600多篇。这就形成了以理论界为主力,波及全国,影响各界,人人关注的讨论热潮。至关重要的是,从8月到11月,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和军区负责人先后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令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上普遍存在焦灼情绪。……有的文章说:“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还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在这个历史关口,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沉着应付国际格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摘编自萧冬连《中国改革是如何越过市场化临界点的》 |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
![]() |
图1 | 图2 |
建国三十五年来发生的变化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其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
图1 | 图2 |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1953-1957年) | 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
“二五”(1958-1962年) | “大跃进”,大倒退” |
“六五”(1981-1985年)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1991-1995年) | 邓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年)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年)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年)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项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忆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jt@dyw.com
2024-05-25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