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答案]
(1)丙;
(2)大于t1℃;
(3)乙>甲>丙;
(4)abc。
[解析]
解:(1)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丙相似;
(2)大于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三种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形成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t的范围为:大于t1℃;
(3)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序为乙>甲>丙;
(4)a、加入xg的硝酸钾、恒温蒸发yg的水都能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所以x与y的比值为:溶解度:100,故错误;
b、若使烧杯③析出晶体得到烧杯⑤,且小木块下沉,溶质质量减少,操作a应该是降低温度,故错误;
c、若经过某操作使⑤中固体再次溶解,增加溶剂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错误;
d、图中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可回收稀释后用作绿植营养液,促进植物茎秆、叶生长,故正确。
故选:abc。
故答案为:(1)丙;
(2)大于t1℃;
(3)乙>甲>丙;
(4)ab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