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AI助手
德优题库AI助手

AI助手

搜题▪组卷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22694.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
德优题库
                                   图一
(1)该运河最北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哪里?一位商人从余杭出发,首先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对于大运河的开通,有人认为“千里长河一且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也有人认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你如何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材料二:如图二。
德优题库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写出图中生产工具的名称,指出该工具对于农业的作用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致,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一唐太宗
(3)“夷狄”指什么?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寂寞天宝后,日庐但蒿黎。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一杜甫《无家别》
(4)“天宝“是哪个皇帝的年号?天宝年间长达八年的战乱给唐王朝给人民带来怎样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一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8-06-19 难度:4
[考点]
隋朝大运河,开元盛世,唐朝经济的繁荣,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答案]
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南至余杭,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因此运河最北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北京。一位商人从余杭出发,首先经过大运河的江南河。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图中生产工具的名称是曲辕犁。曲辕犁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致,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因此“夷狄”指少数民族。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4)“天宝“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给人民造成了灾难。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一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重视经济发展等。
故答案为:
(1)北京;江南河;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曲辕犁;作用: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指少数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4)唐玄宗的年号;影响: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也给人民造成了灾难。
(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开明的民族政策;重视经济发展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唐朝经济的繁荣",属于"综合题",熟悉考点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88835. (2018•师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
德优题库
                                   图一
(1)该运河最北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哪里?一位商人从余杭出发,首先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对于大运河的开通,有人认为“千里长河一且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也有人认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你如何看待大运河的开通?
材料二:如图二。
德优题库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写出图中生产工具的名称,指出该工具对于农业的作用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致,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一唐太宗
(3)“夷狄”指什么?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寂寞天宝后,日庐但蒿黎。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一杜甫《无家别》
(4)“天宝“是哪个皇帝的年号?天宝年间长达八年的战乱给唐王朝给人民带来怎样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一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共享时间:2018-05-11 难度:5 相似度:1.8
88034. (2022•莲湖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描述道:“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1)请写出材料一中运河的名称。此运河开通之后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迆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勤于政事)。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孜孜不倦地献计纳策),故致治平。
--摘编自《旧唐书?宪宗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推行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简述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的表现。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材料三所示的两种新农具,它们分别叫什么?
材料四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集团之间的和亲现象不胜枚举,唐朝的和亲具有典型意义……在唐帝国存在的近三百年里,唐朝与少数民族正式和亲共有二十三次。
--摘编自崔明德《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和亲的具体事例。(写出一例)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唐朝与吐蕃和亲有何意义?
共享时间:2022-05-27 难度:4 相似度:1.5
31930. (2018•西电附中•七下期中) 德优题库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可》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A、B两处地名分别是:
A、              B、       
(2)C、D两段名称是
C、              D、       
(3)除大运河外,请你再写出所学过的其它的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成就两例。
共享时间:2018-05-25 难度:1 相似度:1.25
30048. (2023•师大附中•七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德优题库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它将西方的物产、经济、文化带入长安城。唐长安城成为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唐长安城的人口中,除普通百姓、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等总人数不下3万人。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A中的隋朝大运河是        (人名)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而下令开凿的,该运河北抵①       (地名),南到余杭;图B中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②       (地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图C地区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是典型代表。
(2)依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指出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根据材料,概括唐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原因。
(3)综合上述,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认识。
共享时间:2023-06-06 难度:3 相似度:1.17
30774.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五就是守法精神。唐太宗时制定了《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三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材料四  唐明皇前半辈子会做皇帝,后半辈子不会做。
--毛泽东(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贞观律》规定的地主、官员需守法的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这一举措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唐明皇是谁?结合所学说说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说?
共享时间:2017-05-21 难度:3 相似度:1.17
89011. (2017•西北大附中•七下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材料二  贞观年间与民本思想一致的君权有限观,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的发扬光大,其主要表现之五就是守法精神。唐太宗时制定了《贞观律》,规定:对官员、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擅自加重赋敛的要坐以赃罪或枉法罪。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等材料三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材料四  唐明皇前半辈子会做皇帝,后半辈子不会做。
--毛泽东(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贞观律》规定的地主、官员需守法的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这一举措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唐明皇是谁?结合所学说说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说?
共享时间:2017-05-30 难度:3 相似度:1.17
28102.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杜佑《通典》(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中B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河开通后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生产工具介绍其名称及功能;简述它们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
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东京城内街道以及宅乡之内均可开设店铺,商业活动不仅限于白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
——《东京梦华录》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文字,分析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有何变化?依据材料三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共享时间:2024-05-24 难度:4 相似度:1
88668. (2019•莲湖区•七下期中) 运用史学方法解决问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古今,从无同一型的史读史者于同中观并、并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先生阐述的历史研究方法。
材料二:
德优题库 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他曾问大臣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德优题库 她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贬的标准
天校元年(690)年),“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德优题库 他下令加强而且严格执行官吏的考选办法:并经常以有才识的京官外放为都督刺史,又以有政绩的地方调京任用,来增加他们的行政经验和办事能力。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据统计,玄宗执政期间,全国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唐朝所修工程总数的20%以上。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能够维持百年盛世的原因。
材料三:
德优题库
(3)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在当时的分别连接抵达了南北的什么地方?是哪位皇帝下令开凿的?
(4)材料三中两位作者谁的观点更符合史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此河”的开通有哪些意义?
共享时间:2019-05-14 难度:4 相似度:1
22492. (2020•师大附中•七下一月)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兴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我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一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时间 人口数
649年 1900万人
726年 4141万人
741 4532
(2)材料“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材料三: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又谓诗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材料四: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酒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5)隋唐的兴亡更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0-05-15 难度:4 相似度:1
87684. (2023•未央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唐太宗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他鼓励臣下指摘君主过失、开怀纳谏,目的是避免政治上的过失。他懂得澄清吏治的重要性,注意精兵简政,重视刺史、县令等“亲民之官”的人选,使得贞观时期的政治比较清明。
——摘编自张岂之主稿《中国历史》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逃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四:随着唐朝的兴盛,唐玄宗取得了卓著的政绩,于是他便开始骄惰怠政,享乐腐化……他一反开元初年的虚心勤谨,日渐恃能矜骄,他渐次贬斥不迎合自己的朝臣,宠信佞臣,在他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宦官、佞臣组成的腐朽官僚集团……致使内忧外患,矛盾重重,最终爆发了叛乱。
——摘编自邢志刚《论唐玄宗李隆基》(3)材料四中的“叛乱”指的是哪场叛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王朝的兴衰对我们当代社会治理有什么样的启示?
共享时间:2023-05-29 难度:4 相似度:1
29469. (2020•师大附中•七下一月)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兴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我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上》(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并找出材料一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时间 人口数
649年 1900万人
726年 4141万人
741 4532
(2)材料“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材料三:贞观初,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又谓诗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材料四: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酒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5)隋唐的兴亡更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启示?
共享时间:2020-04-24 难度:4 相似度:1
87372. (2024•高新一中•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唐)杜佑《通典》(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中B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河开通后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德优题库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生产工具介绍其名称及功能;简述它们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
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东京城内街道以及宅乡之内均可开设店铺,商业活动不仅限于白天,“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
——《东京梦华录》
德优题库
(3)依据材料三文字,分析北宋东京城与唐长安城相比有何变化?依据材料三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共享时间:2024-05-27 难度:4 相似度:1
87109. (2024•长安区•七下期中) 探究题:《贞观政要》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是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经验的总结。请以“用人”与“致治”关系为主题,完成下面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唐太宗说:“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
——摘录教材(1)结合材料一,贞观年间为了选拔“不同出身和背景”的人才,唐朝在制度上做了哪些守正创新?
【安史之乱】
材料二:唐玄宗用人失误的标志是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三个人又各有各的特点,李林甫担任宰相十多年间嫉贤妒能,大搞派系斗争;杨国忠没文化、没能力、没操守;安禄山作人狡诈,有野心。
——陕西师大教授于赓哲(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唐太宗与唐玄宗统治后期在用人上区别,并指出这种区别给唐朝带来的不同后果。
【士人夜宴】
材料三: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出身武将,靠兵变改朝换代。建立政权后,往往君臣猜忌。为了避祸,一些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如图)记载了这一情境。
德优题库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唐末至五代,人才不能很好为国家服务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为了开创盛世局面,国家应该怎样处理好“人”的问题?
共享时间:2024-05-21 难度:4 相似度:1
87722. (2023•莲湖区•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优题库
(1)图A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在当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德优题库
①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种新的耕作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图片所示的是唐朝时期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请另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摘编自《宋史》
 德优题库
②材料三中的文字信息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哪些信息?宋代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该纸币的名称和出现的地区,并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请你就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出合理建议。
共享时间:2023-05-30 难度:5 相似度:0.9
30095. (2018•师大附中•七下二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二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耳。
--唐太宗材料三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之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资治通鉴》
材料四  唐开元年间,一宦官对唐玄宗说:“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苦戚戚?”玄宗答:“吾貌虽瘦,天下必肥!”但到天宝年间,却“从此君王不早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主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庸太宗是怎样“以仁义为治”的?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分析贞观年间“天下大捻”和开元年间“天下必肥”出现的共同原因。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从此君王不早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共享时间:2018-05-06 难度:5 相似度:0.9

dyls2018

2018-06-19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材料分析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400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温馨提示
对不起!这是别人共享的试题,需要下载到自主题库后,可将该试题添加到白板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