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物质的分类 | B物质的微观构成 |
常见的混合物--空气、溶液、合金 常见的氧化物--冰、干冰、高锰酸钾 常见合金--不锈钢、生铁、黄铜 |
铜--由铜原子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物质的鉴别 |
CO的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O2的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洗洁精的乳化用--除去餐具油污 |
稀盐酸和水--紫色石蕊溶液 氮气和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铁和铜--观察颜色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B.未开封的瓶装矿泉水
C.刚开封的碳酸饮料
D.用于实验的黑色铁粉
A.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水蒸气和N2,可能有CO2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CO和CO2,可能有N2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和N2,可能有CO或水蒸气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和CO,可能有CO2或N2
A.装置A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2
B.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CO
C.装置C中固体粉末变红,装置D中粉末变蓝,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2
D.为证明混合气体中有H2O,应在装置A前增加一个装置D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A.均含有1个氢分子
C.均含有2个氢原子
B.均含有氢元素
D.均含有2个氢离子
A.FeCl3、NaOH、KCl、Ba(NO3)2
B.K2CO3、Ba(OH)2、KOH、稀HNO3
C.K2SO4、Na2CO3、稀HCl、稀HNO3
D.CaCl2、AgNO3、Mg(NO3)2、NaCl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 分NaCl和NH4NO3 | 加水溶解后,测溶液的温度 |
B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 |
C |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除去CO中的C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
A.物质的分类 | B.物质的鉴别 |
①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②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
①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可用水鉴别CuSO4、CaCO3、NaOH、NH4NO3四种固体 |
C.物质的构成 | D.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带电荷 |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3O2-:右上角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检验氧化钙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钙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B |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除去H2中的少量HCl气体 | 先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分离Mg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 |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
xk@dyw.com
2015-02-09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