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2 | 21 | 2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物质质量/g | 16 | 4 | x | 24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甲、乙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1:4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乙所含的元素种类与甲、丁共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相同的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0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中a、b、c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0:21
C.d可能是催化剂
D.a和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4 | 50 | 4 | 6 |
反应后的质量/g | 32 | x | 4 | 20 |
A.x=32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物质乙一定是化合物
D.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7
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5 | 12 | 4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5 | 6 | 24 |
A.物质丁一定不是单质
B.甲、丙两种物质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
D.反应后容器中甲的质量是42g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2.4 | 5.4 |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A.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加热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 a 和 b,a 是氯酸钾固体,b 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反应前后金和二氧化钛的质量及性质均不变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3:22
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没有增减
D.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 | 31 | 21 | 10 |
反应后质量/g | 未知 | 40 | 6 | 16 |
A.物质Z一定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反应过程中Y、Q的质量比为5:2
D.物质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34 | 2 | 5 | 5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5 | 21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x的值为18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D.丙一定是催化剂
gcc@dyw.com
2016-02-20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