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红铜和黄铜
C.水银和银
B.干冰和冰
D.金刚石和石墨
A.纯碱和烧碱
C.消石灰和生石灰
B.甲烷和乙酸
D.锰酸钾和高锰酸钾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A.元素观: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都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氧化碳
D.守恒观:2g氢气和16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18g水,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A.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同
B.推理: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析: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归纳: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
A.Fe2+、Fe3+质子数相同,但质量差异大
B.若表示阳离子,则x<18
C.2CO2中两处“2”的含义分别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两个氧原子”
D.符号“N2”和“Ne”都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A.微粒观:保持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镁原子
B.守恒观:4g氢气和36g氧气反应,生成40g水
C.变化观:酒精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A.实验法——实验室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B.推理法——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所以带电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C.归纳法——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D.观察法——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A.守恒观:12gC与36gO2完全反应可生成44gCO2
B.变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
D.结构观: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上方会出现白色烟雾
B.镁条点燃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氧化镁
C.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纯铜片表面划痕更深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mz@dyw.com
2025-02-21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