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历史开放性问题,材料解析题,
[答案]
(1)皇权至上;以儒治国;商业经济繁荣。
(2)①措施:王公以下,生活享受不得超越品级;精简官员。简评:吸取隋亡教训;与民休息,政治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强盛奠定基础。②措施:“国亲”不任台省,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识的人任地方官和京官,形成制度;坚持提拔官员唯才是举原则,精简官僚机构。简评:澄清吏治,裁汰冗员,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在封建政治体制下的吏治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用人机制。
(3)认识: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社会才能兴盛。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皇宫处在各市坊的包围中,处在中心地位。而国子监教授儒家经典,孔庙供奉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因此可以推断其思想特点是以儒治国。根据图上对崇仁坊的描述,可以看出坊中商业经济的繁荣。
(2)①根据材料二,唐太宗首先对官员的生活标准做出了限定,不允许过分奢侈;然后要求精简官员,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唐太宗鉴于隋朝服役繁重,统治阶级生活腐化导致迅速灭亡的教训,重视澄清吏治,缓和矛盾,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②根据材料三,唐玄宗命令“国亲”不得担任台省职员与员外;同时命令优秀的京官到地方任职,优秀的地方官进京任职,并且把它作为一种制度;裁汰冗员,精简机构。这些措施使国家的吏治得以澄清,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支出,并且提高了官员群体的素质。这些都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上述材料中,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澄清吏治,选拔人才,使政治清明,因此才出现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局面。
[点评]
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   历史开放性问题   材料解析题   ",属于"综合题",熟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