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前者多后者少
|
B.前者少后者多
|
C.一样多
|
D.无法判断
|
A.
C.
B.
D.
A.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水电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D.6g氢气和32g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生成38g水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无法确定
A.两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均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汞的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D.波义耳的实验中,曲颈甑内物质加热后质量增加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A.分类观 | B.能量观 |
①干冰和冰均为氧化物,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②百炼成钢、铁杵磨针均为化学变化 ③铁元素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缺铁易导致贫血 |
①燃烧反应都放热,缓慢氧化吸热 ②蓄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C.守恒观 | D.微粒观 |
①甲烷燃烧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都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可能不变 ③H2还原CuO的反应中,H2结合的氧原子数目一定等于CuO失去的氧原子数目 |
①化学反应中离子一定可以再分 ②H2O2、H2O、H2SO4均由分子构成 ③ ![]() ![]() |
A.A
B.B
C.C
D.D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NH3和HCl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 NH3,需补充4g MgO
D.理论上分解5.35g NH4Cl,可获得7.3g HCl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X | 2.4 | 5.4 |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dyczhxyn
2014-01-17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