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A.将黄铜与纯铜互相刻画,黄铜表面出现的划痕更深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A.X一定能与酸反应
B.Y一定是酸
C.反应①会放热
D.反应②没有体现碱的通性
A.X是水,Y是浓硫酸,Z是水,则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管口有气泡冒出,不能证明NaOH已经变质
C.X是CO2,Y是NaOH溶液,Z是滴有酚酞的BaCl2溶液,观察到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底部有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碳酸钠
D.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Ca(OH)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碳酸钙
A.向b点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
C.m1=6.4,m2=28
D.bc段时溶液质量不变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右端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A.D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A与E反应可生成D
C.D→E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C只能通过B和E反应生成
A.若滤液为无色溶液,则可以证明金属的活动性Mg>Cu>Ag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Cu(NO3)2
C.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金属离子
D.若加入镁的质量为2.4g,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2.4g
A.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向两份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粉和锌粉
C.
向硫酸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D.
CO2的溶解性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A.D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A与E反应可生成D
C.D→E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C只能通过B和E反应生成
A.A与E反应可生成D
B.E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D→E的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D.C只能通过B和E反应生成
A.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Cu2+、Mg2+
B.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
C.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
D.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
A.若甲、乙、丙属于不同物质类别且均含铜元素,则丙可能是Cu(NO3)2
B.若甲、乙、丙分别为碱,则丙可能是蓝色沉淀
C.若甲、乙、丙分别为三种常见的酸,则甲可能是稀硝酸
D.若甲、乙、丙均为金属单质,则金属活动性丙<乙<甲
dyczhxyn
2015-01-22
初中化学 | 九年级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