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液浓度大小比较,
[答案]
(1)80g;
(2)B;
(3)C=E>D;
(4)5.4g。
[解析]
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
(2)图2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中表示为c点→a点,降低温度至没有晶体析出,D溶液前后的溶液质量不变,故选:B;
(3)按图2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因此C和E都是t2℃时的饱和溶液,D是t1℃时的饱和溶液,所以图二中得到的C、D、E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E>D;
(4)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NaCl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蒸发溶剂质量与析出晶体质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蒸发30g水比蒸发20g水多了10g水,析出的氯化钠多了3.6g,所以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36g,若要使原溶液变为恰好饱和,20g的水中可以溶解7.2g的氯化钠,但是开始阶段蒸发了20g的水,只析出了1.8g的氯化钠,所以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7.2g﹣1.8g=5.4g。
故答案为:(1)80g;
(2)B;
(3)C=E>D;
(4)5.4g。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度的相关计算,溶液浓度大小比较,",属于"难典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