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答案]
(1)NaOH;
(2)①>;②A=B>C>D;③BC。
[解析]
解:(1)20℃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0g,KNO3的溶解度为31.6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4%;Na2CO3的溶解度为18g,则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8%,则3号细口瓶所盛液体是NaOH溶液。
(2)①T1时,向40gKNO3固体中不断加水,B点时4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水的质量为50g,溶液恰好饱和;而T2时,C点时4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溶液恰好饱和,说明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T2。
②T1时,B点时4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A点时,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为T1时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A=B;T2时C点时4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点为T2时的不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C>D;B、C点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点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小于C点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B>C;故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C>D。
③T2时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溶剂质量为150g,
A.温度变为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溶剂质量为150g,而B点时4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此时所需水的质量为50g,则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硝酸钾;加入20gKNO3,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40g+20g=60g,溶剂质量为150g,对应的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
C.恒温蒸发50g水,此时溶质质量为40g,溶剂质量为150g﹣50g=100g,对应的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
故答案为:
(1)NaOH;
(2)①>;②A=B>C>D;③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属于"综合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