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金属P的活动性大于Q的
B.反应消耗的盐酸的质量相等
C.消耗P的质量一定等于Q的质量
D.不能确定P、Q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右端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A.若滤液为无色,则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B.若滤液为有色溶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2种金属离子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锌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A.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Al>Mg>Fe>Zn
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Mg>Fe>Zn
C.稀H2SO4完全反应时,消耗金属的质量:Mg>Al>Zn>Fe
D.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稀H2SO4反应完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液体X | 稀硫酸 | 水 | 稀盐酸 | 水 | 水 |
固体Y | 碳酸钠 | 氯化钠 | 锌 | 硝酸铵 | 氢氧化钠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A.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金
B.银饰的打制过程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
C.“强水”不可能是NaOH溶液
D.用铜、锡和FeCl2溶液,可验证铜、铁、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A.向b点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
C.m1=6.4,m2=28
D.bc段时溶液质量不变
A.取a点溶液,溶质为Zn(NO3)2和Cu(NO3)2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的固体有2种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液体X | 稀硫酸 | 水 | 稀盐酸 | 水 | 水 |
固体Y | 碳酸钠 | 氯化钠 | 锌 | 硝酸铵 | 氢氧化钠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A.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金
B.银饰的打制过程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
C.“强水”不可能是NaOH溶液
D.用铜、锡和FeCl2溶液,可验证铜、铁、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右端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A.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向两份质量相等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粉和锌粉
C.
向硫酸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
D.
CO2的溶解性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dyczhxyn
2024-06-15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