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搜题▪组卷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F点溶液的pH>7
C.AB段生成沉淀为蓝色
D.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渣中只含银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铁和银
A.a→b段产生Cu(OH)2的质量不断增大,故溶质质量增大
B.c→d 段溶液的pH不变
C.整个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增大
D.a点、d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均为两种
选项 | 甲 | 乙 |
A | 硫酸铜溶液 | 镁 |
B | 氢氧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C | 氯化钙溶液 | 二氧化碳 |
D | 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 硝酸钾固体 |
A.甲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乙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丙表示向等质量的Mg片、Fe片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丁表示向一定质量的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B |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
C |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D | 测溶液的pH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A.该氢氧化钠样品已变质
B.该实验过程中Na+浓度逐渐减小
C.100s时溶液的pH>7
D.200s后溶液中的溶质始终只有一种
A.
电离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
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比银活泼
C.
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
测力计示数与钩码重相等,说明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
![]() |
![]() |
![]() |
A.足量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 C.一定条件下氧化铜和炭粉恰好完全反应 | D.将铁钉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
A.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B.向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
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D.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jsx@dyw.com
2024-03-09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