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金属的活动性:N>M
B.相对原子质量:N>M
C.两个反应生成H2的质量:N>M
D.两个反应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A.图1中0~t1段压强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Al2O3+6HCl=2AlCl3+3H2O
B.图1中t2后的溶液可能含有2种阳离子
C.图2曲线中t1~t2段表示反应是放热的
D.t3时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是否含有稀盐酸
A.图1中0~t1段压强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Al2O3+6HCl=2AlCl3+3H2O
B.图1中t2后的溶液可能含有2种阳离子
C.图2曲线中t1~t2段表示反应是放热的
D.t3时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是否含有稀盐酸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固体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C.
分别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和10%的H2SO4
D.
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适量的水分
A.炼铁是将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铁单质的过程
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时,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移开酒精喷灯
C.工业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
A.实验一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一直相等(弹簧夹保持关闭)
B.实验一乙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
C.实验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
D.实验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A.固体X可能是NaOH,一定不是NH4NO3
B.由①到②的现象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锥形瓶中的Ca(OH)2溶液(不包括试管中的溶液),②③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D.锥形瓶中的Ca(OH)2溶液(不包括试管中的溶液),①②③都为各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A.
等质量且表面积相同的镁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向一定质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D.
向等质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B.将CO通入灼热的氧化铁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往氯化铜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A.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向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C.
在密闭容器内点燃红磷
D.
向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A.甲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乙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丙表示向等质量的Mg片、Fe片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丁表示向一定质量的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
![]() |
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 |
![]() |
C.将足量的铁片、锌片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 D.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A.A
B.B
C.C
D.D
dyczhxyn
2025-03-22
初中化学 |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