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客服 | 上传赚现
(1)

服务热线

400-816-0029

    自建题库,共享分红

德优题库QQ交流群

162088. (2024•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 某同学准备用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他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弹簧的右侧固定一刻度尺,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长度x。以弹簧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x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德优题库
(1)测得弹力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x0表示(       
A.弹簧处于水平状态下的自然长度
B.弹簧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自然长度
C.弹簧的形变量
D.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
(2)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的弹力F与弹簧长度x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
(3)实验过程中发现某类弹簧自身受到的重力相对其弹力较大,不可视为轻质弹簧,若把该类弹簧在铁架台上竖直悬挂时,弹簧呈现的形态是下列哪一幅图(       
A.德优题库
B.德优题库
C.德优题库
(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就解决了弹簧自重问题。将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某一深度为h=0.25m、开口向右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另一端也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在该实验中,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图线如图乙所示。
德优题库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弹簧的原长l0=       m
共享时间:2024-11-13 难度:1
[考点]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答案]
(1)B
(2)大于
(3)C
(4)100     0.15
[解析]
(1)弹簧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长度x,令弹簧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自然长度为L0,根据胡克定律:
F=k(x﹣L0)=kx﹣kL0
结合图像可知
L0=x0
图中x0表示弹簧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自然长度,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F﹣x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斜率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图像a的斜率大,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
(3)把该类弹簧在铁架台上竖直悬挂时,弹簧上侧所受重力大于下侧所受重力,则弹簧上侧形变量大于下侧形变量,即弹簧的匝数与匝数之间从上往下逐渐变密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弹簧的原长l0,根据胡克定律有
F=k(l+h﹣l0)=kl+k(h﹣l0
结合图像有,代入图像上的对应点坐标
,k(h﹣l0)=10N
解得
l0=0.15m
 故答案为:(1)B;(2)大于;(3)C;(4)100     0.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属于"基础题",熟悉题型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声明:
本题解析属于发布者收集录入,如涉及版权请向平台申诉! !版权申诉
158268. (2024•西安一中•高一上二月)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德优题库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        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
(i)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
(ii)F的大小为        N,F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若F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共享时间:2024-12-12 难度:1 相似度:2
161093. (2024•长安区一中•高一上期末) 德优题库某同学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正上方的A点,另一端系着绳套1和绳套2。(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50°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②中绳套1的拉力大小F1′=       (用F表示);
④比较F1       (选填“F”或“F1′”)的大小,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80°方向,同时绳套2沿150°方向不变,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此过程中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是        ,绳套2的拉力大小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共享时间:2024-02-04 难度:1 相似度:2
162550. (2022•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 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块竖直木板,木板上铺有白纸,在相隔一定距离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固定两个光滑的定滑轮A和B,一段合适长度的绳子跨过滑轮A和B,并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OA、OB、OC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改变钩码个数,能够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5
B.钩码的个数N1=N2=2,N3=6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4,N2=1,N3=6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某组同学以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得到F,并在图中画出表示竖直方向的虚线,你认为如图2中图        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
共享时间:2022-11-18 难度:1 相似度:2
162255. (2023•西安中学•高一上期中)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完成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拉力大小为        N。
(2)某同学完成该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图上所标的四个力F1、F2、F、F′四个力,其中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
共享时间:2023-11-13 难度:1 相似度:2
162219. (2023•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 德优题库“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如图2为白纸上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的图示。
(1)本实验中采用的物理方法: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代替法”);
(2)图2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图中        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
(3)在该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如图所示),那么为了使橡皮筋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
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共享时间:2023-11-14 难度:1 相似度:2
162152. (2024•高新一中•高一上期中) 德优题库在进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1)如图甲所示,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实验推理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则实验的理论值为        。(填“F”或“F′”)
(3)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的夹角要尽量小
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拉力与木板平行
C.确定力的方向时,用铅笔沿着细绳划直线
D.细绳套的长度越短越好
共享时间:2024-11-14 难度:1 相似度:2
161978. (2021•长安区一中•高一上期末)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弹簧测力计等装置完成实验。
德优题库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橡皮条OC的夹角∠aOC和结点O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b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一定要检查并校对零点
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橡皮绳与绳套的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3)如图乙和丙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填“乙”或“丙”,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共享时间:2021-02-09 难度:1 相似度:2
161621. (2023•高新一中•高一上期末)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
德优题库
(1)乙图中F1、F2、F、F′四个力,其中力        (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
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
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
(2)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        N.
共享时间:2023-03-02 难度:1 相似度:2
161585. (2023•铁一中学•高一上期末) 有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德优题库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3
B.钩码的个数N1=N3=3,N2=6
C.钩码的个数N1=N2=N3=5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9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记录钩码的个数N1、N2、N3
E.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        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共享时间:2023-02-22 难度:1 相似度:2
161552. (2023•西工大浐灞中学•高一上期末) 德优题库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       
(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
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
共享时间:2023-02-02 难度:1 相似度:2
161435. (2023•长安区一中•高一下期末)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C.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通成立的

D.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允许变动

共享时间:2023-07-26 难度:1 相似度:2
161335. (2023•西安中学•高一上期末) 德优题库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段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1,N3=3
B.钩码的个数N1=N3=2,N2=3
C.钩码的个数N1=N2=N3=3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按要求规范作图时,你认为图中        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3-02-12 难度:1 相似度:2
161240. (2024•高新一中•高一上期末) 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如图乙所示。
德优题库
(1)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D.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3)在另一小组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为θ,合力为F,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这两分力大小不变,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共享时间:2024-02-08 难度:1 相似度:2
160998. (2025•交大附中•高一上期末) 如图1所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如下:
德优题库
①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沿细绳互成角度拉套在橡皮筋结点的细绳套,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静止,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使结点仍到位置O,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F与F′的大小、方向的一致程度。
(1)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实验前,将两测力计水平互拉,选择读数始终相同的两弹簧测力计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施加的力应适当大一些,可减小实验的相对误差
(2)尊重实验事实,重视实验中的原始数据记录,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探究素养。
①小赵同学在实验中确定F1与F2的方向时,先标记了O点,然后分别标了a、b点,如图2所示,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判断,标记得更为妥当的是        (选填“a”或“b”)点;
②如图A、B、C、D分别为小张、小吴、小周、小刘四位同学提交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德优题库
共享时间:2025-02-19 难度:1 相似度:2
158366. (2024•铁一中学•高一上二月) 为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某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木板、刻度尺、白纸、铅笔、细线和图钉等器材,按照如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德优题库
(1)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2)如图甲所示,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G点,另一端连接轻质小圆环,将两细线系在小圆环上,细线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到某位置,并标记圆环的圆心位置为O点,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大小分别为F1=3.60N、F2=2.90N;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使其圆心到同一O点,在拉力F的方向上标记P3点,拉力的大小为F=5.60N,请在图乙中按照给定的标度画出F1、F2和F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F1、F2的合力F'。
(3)关于本实验操作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短一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一些
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两个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应位于与木板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D.两次拉橡皮条时,只需保证橡皮条伸长量相同即可
共享时间:2024-12-21 难度:1 相似度:2

dygzwlyn

2024-11-13

高中物理 | 高一上 | 实验题

  • 下载量
  • 浏览量
  • 收益额
  • 0
  • 3
  • 0
相同试题
试题下载
试题内容
调用试题名称
共享人
唐老师
试题题型
解答题
试题难度
试题题源
2020*西工大*期末
下载次数
168次
下载金币
5德优币(当前结余18德优币)
温馨提示
该试题下载至自主题库后,下载、备课永久免费!
试卷设置
试卷名称
省市校区
阶段科目
年份卷型
选择类型
已选考点
在线训练
视频讲解
温馨提示
视频讲解正在加载中、请等待!
视频解析购买
支付方式
德优币数
本次消耗0德优币
温馨提示

客服电话:400-816-0029,服务邮箱:610066832@qq.com

视频资源

试题找茬
纠错类型
纠错描述
温馨提示
共享试题、试卷经平台审核通过后方可展示,并永久享用用户下载分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