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噬菌体每次侵染的大肠杆菌都应该含有不同的放射性原料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代病毒都不含35S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代病毒都含有32P
D.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的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C.搅拌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其遗传物质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C.从大肠杆菌中裂解释放的子代T2噬菌体都有放射性
D.根据实验结果,不能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A.图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噬菌体,其放射性元素分布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上
B.可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替换32P标记噬菌体,作对照实验
C.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的放射性都可能增强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实验中b含少量放射性与②过程中培养时间过短或过长有关
B.实验中c含有放射性与③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
D.理论上,b和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
A.理论上,b和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实验中b含少量放射性与②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C.实验中c含有放射性与③过程中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有关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自身原料合成DNA和蛋白质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
B.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细菌体内的DNA
C.噬菌体的DNA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细菌体内的DNA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A.①过程中,适宜的时间是获得理想结果的关键
B.正常情况下,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C.图示实验并不能排除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
D.若用15N代替32P进行本实验,也可得到相同结果
A.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C.搅拌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其遗传物质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5S
A.噬菌体可以侵染所有的活细胞
B.用同时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C.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均含有32P
D.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dygzswyn
2022-07-15
高中生物 | 高一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