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摘除顶芽后,侧芽生长速度会因为生长素浓度降低而减慢
B.越冬植物进入秋冬季节赤霉素相对含量增加,脱落酸相对含量减少
C.茎的背地性生长和根的向地性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D.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果实,能明显促进果实成熟
A.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仍可以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
B.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低于单子叶植物
C.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高效能物质
D.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产生
A.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的色氨酸可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B.矮壮素能抑制植物茎节生长,使植株矮化,与赤霉素的作用相抗衡
C.赤霉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等,其与生长素可发挥协同作用
D.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部位合成,可促进气孔关闭、抑制细胞分裂等
A.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浓度
D.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A.抑制侧芽生长
C.促进侧芽生长
B.抑制向光性
D.抑制其开花结果
A.促进顶芽生长
C.抑制向光性
B.抑制侧芽生长
D.破坏其顶端优势
A.顶芽的营养比侧芽充足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较多,促进生长
C.顶芽接受阳光充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的生长
A.由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在0.1~10mg/L
B.由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0.1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抑制生长
C.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将待测样液适当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D.本实验中温度、处理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A.若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10-8,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的侧芽浓度可能大于10-6
B.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强弱的顺序依次为:根、芽、茎
C.浓度为10-8mol•L-1为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但会抑制根的生长
D.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10-3,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小于10-6
A.若植物幼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
B.若顶端优势中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i
C.若水平放置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0,小于m
D.若水平放置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i
A.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激素
B.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应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
C.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
D.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促进其伸长
A.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膨大
B.乙烯类调节剂——促进细胞呼吸——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C.脱落酸类调节剂——抑制细胞分裂——块茎储存期不发芽
D.赤霉素类拮抗剂——抑制细胞伸长——控制徒长、抗倒伏
A.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为使棉花增产可切除②处的侧芽
B.若切除①处的顶芽,在切除处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也能使棉花增产
C.若将图甲的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处表现为向地生长
D.若图甲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点,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D~E范围
A.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说明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解除顶端优势,可以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dygzswyn
2022-06-30
高中生物 | 高一下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