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两图中“a”点对应的光合速率均等于呼吸速率
B.图甲中的c点对应的温度是玉米生长的最适温度
C.图乙一天当中,b点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D.图乙条件下,经过一昼夜玉米体内有机物会增多
A.温度高于35℃时,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25℃和30℃时,该植物的CO2消耗量基本相等
C.该植物的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35℃
D.温度由5℃升高到25℃的过程中,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逐渐减少
A.若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应该将甲、乙装置的中都放入NaOH溶液且进行黑暗处理
B.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应该将甲、乙装置的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且放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C.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时,30min后甲装置液滴向左移1.5cm,乙装置右移0.5cm,则呼吸作用强度为4cm/h
D.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时,30min后,甲装置液滴向右移4.5cm,乙装置右移0.5cm,则净光合作用强度为10cm/h
水深(m) | 1 | 2 | 3 | 4 |
白瓶中O2浓度(g/m3) | +3 | +1.5 | 0 | -1 |
黑瓶中O2浓度(g/m3) | -1.5 | -1.5 | -1.5 | -1.5 |
A.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g/m3
B.水深2m处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还原
C.水深3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水深4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质量增加(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质量减少(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黑暗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光照下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光照时25℃、黑暗时5℃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叶绿体提供ATP
B.水果可在完全无氧的环境长期储存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都能够产生CO2
D.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酒精和水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c点将右移
D.限制P点CO2净吸收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A.a点时限制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光照强度
B.b点以后限制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为CO2浓度
C.转基因水稻可能比野生型水稻会更适合生活在较低CO2浓度的环境中
D.野生型水稻比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强光照环境中
A.“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指适当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产量
B.“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指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合理灌溉有助于增加产量
C.“不稀不稠,一搾(zhà,约15cm)出头”指通过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
D.“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指农家肥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减少生产成本和污染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B.a点下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占优势
A.在低光强下,CO2吸收速率随叶温升高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
B.在高光强下,M点左侧CO2吸收速率升高与光合酶活性增强相关
C.在图中两个CP点处,植物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M点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
dygzswyn
2022-12-28
高中生物 | 高三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