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质量增加(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质量减少(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黑暗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光照下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光照时25℃、黑暗时5℃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水深(m) | 1 | 2 | 3 | 4 |
白瓶中O2浓度(g/m3) | +3 | +1.5 | 0 | -1 |
黑瓶中O2浓度(g/m3) | -1.5 | -1.5 | -1.5 | -1.5 |
A.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g/m3
B.水深2m处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还原
C.水深3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水深4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A.二者产生的[H]实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B.光合作用中,[H]是在叶绿体基粒中将C3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
C.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H]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
D.二者产生[H]的过程均发生在膜上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
B.A点时,甲、乙两组棉花固定CO3的速率相等
C.与B点相比,C点时棉花需要光反应提供更多的NADPH和ATP
D.甲组曲线最终不再升高的主要内部原因是光合作用色素和酶的数量有限
A.过程①需要NADPH供氢
B.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①和②代表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D.过程③和④表示呼吸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A.温度为30°C和40°C时,该植物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相等
B.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klx时,只要白天时间比晚上长,即可正常生长
C.如果换成阴生植物,图乙中的D点一般要左移
D.图乙中影响C、D、E三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光照强度
A.图一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
B.该细胞中CO2由2过程产生到5过程利用,至少穿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
C.当花生叶片所处温度为29℃时,CO2固定速率最大
D.如果昼夜恒温,在白天光照10小时,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温度是27℃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化学本质及还原的物质均不同
A.间作套种时,甲可能生长在乙的叶荫下
B.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C.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两植物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都将增加
D.当光照强度为Z时,甲、乙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之比为4:3
A.CO2浓度为r时,限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而不限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
B.若曲线是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下所测,现提高环境温度,q点将向右移动
C.若在同一透明密闭环境、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植物乙可能先于植物甲死亡
D.当CO2浓度为q时,植物乙与植物甲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b+c-d
A.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
B.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
C.持续高温作用,植物易失水萎蔫
D.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减少
A.与光合作用相比,参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B.在40℃之前,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40℃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D.温度在30℃时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A.0-25min期间,净光合速率平均值甲植物小于乙植物
B.甲,乙装置内CO2含量达到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C.0-25min期间,甲、乙两植物的呼吸速率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
D.若将甲、乙两种植物放在上述同一密闭装置中,一段时间后甲植物可能先死亡
dygzswyn
2022-02-06
高中生物 | 高一上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