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A.只有1、5号试管内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A.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不同
B.可利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及蒸馏水来检测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C.检测还原糖时,要先加入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D.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加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观察
溶液 | 溶质的元素组成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溶质的基本单位 |
甲 | C、H、O | ① | 砖红色 | 葡萄糖 |
乙 | C、H、O、N等 | 双缩脲试剂 | ② | ③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A.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C.淀粉:斐林试剂
B.多肽:双缩脲试剂
D.麦芽糖:斐林试剂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溶液 | 溶质的 元素组成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溶质的 基本单位 |
甲 | C、H、O | ① | 砖红色 | 葡萄糖 |
乙 | C、H、O、N等 | 双缩脲试剂 | ② | ③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C.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试剂种类 | 斐林试剂 | 苏丹Ⅲ染液 | 双缩脲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
B.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砖红色沉淀、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A.NaOH溶液可为Cu2+与肽键的显色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花生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50%盐酸冲洗以去除浮色
C.双缩脲试剂鉴定高温处理过的淀粉酶时出现紫色反应,说明淀粉酶没有失活
D.甘蔗汁不含还原性糖,不能用来作为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A.鉴定梨匀浆中还原糖时,可用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无色变成砖红色
B.将煮沸的豆浆冷却后倒入试管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可观察到紫色
C.玉米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可用碘液试剂检测呈蓝色
D.脂肪鉴定过程中需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
项目 | 检测方法 | 现象 |
① | 滴加2滴碘液 | Ⅰ |
② | 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 | Ⅱ |
③ | 先滴加0.1g/mLNaOH1毫升、再滴加3~4滴0.01g/mLCuSO4 | Ⅲ |
④ | 0.1g/mLNaOH、0.05g/mLCuSO4等量混合后加入牛奶,60℃水浴 | Ⅳ |
A.成分未标注淀粉,因此不需要项目①
B.现象Ⅱ中显红色,说明牛奶含有脂肪
C.如果牛奶含有蛋白质,现象Ⅲ显紫色
D.现象Ⅳ无砖红色沉淀说明牛奶不含糖
dygzswyn
2022-02-06
高中生物 | 高一上 | 选择题